有好友說,近來走在街上,總會感覺不自在。有時,甚至有刀快要從後劃破皮膚的錯覺。在人來人往之間,我們神經繃緊,留意周遭,除因意識到生命的脆弱,或者更直接的是——恐懼,恐懼自己遭遇新聞裡一樣不幸的事。

我們不禁問:不幸的事,是否會不斷重演?

1982年6月長沙灣元州邨,一名患有精神分裂症多年的28歲男子,因沒有按時覆診和服藥而病情復發,殺害家中母親和妹妹後繼而用刀傷及邨內幼稚園多名師生,最終引致6死44傷,當中4名死者是小童。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精神科PFU (Priority Follow Up)的制度因而誕生:經醫生劃分有暴力傾向的病人,要強制覆診,出院的話亦要經多重程序,以防範暴力事件於未然。

這制度當時有效安定民心,之後一直沿用多年;但另一方面,病人或會因怕被判斷為有暴力傾向而隱瞞病情,病人和醫生的信任更難建立。事實上,只有極少數精神病人有暴力傾向,PFU制度卻容易令社會加深對精神病人的負面印象

由高街「癲狂院」,到60年代青山醫院,以及後來中途宿舍的設立,香港的精神健康服務發展不斷進步:禁閉隔離、病房環境逐步改善、系統政策確立,並更關注病人如何重新融入社會。如何在公眾和病人利益之間平衡,亦隨大眾的觀念不斷改變。

只願類似悲劇不會再發生。

資料參考自《戰後香港精神科口述史》,收錄了香港精神科的先驅教授、第一位到外國受訓的精神科護士、引入職業治療的先鋒等16位精神科「局內人」親述。

圖片由陳庭揚醫生提供


《戰後香港精神科口述史》
作者:李兆華醫生、潘佩璆醫生、潘裕輝先生
定價:$98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星島】動畫大師盧子英 以書為載體記錄半世創作
七十年代起日本漫畫於香港熱播,不少坐在電視機前的小朋友都成為了日漫的忠實粉絲,本地著名動畫創作人盧子英也不例外。盧子英童年時受到日漫啟發閞始繪畫,後來觀賞卡通製作節目自學成材,畫稿屢次獲日本雜誌社刊登。大學畢業後,盧子英進入香港電台擔任動畫設計師,一步一步走向大師之路⋯⋯ 星島推薦全文 想知道更多盧子英的動畫作品和生平? 由盧子英本人所著《動畫時代——盧子英動畫全記錄》。全書記錄了盧子英至今四十多年的創作之路,輯錄多部作品,加上手稿、初步構想圖、製作構圖等珍貴存檔,展示他從初步構想、試驗、拍攝到後製的動畫創作過程,亦是一本認識香港動畫史不可多得的讀物。 《動畫時代——盧子英動畫全記錄》作者:盧子英定價:$398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企業冷知識:香港滙豐銀行篇
今年是香港滙豐銀行成立160週年。1865年,湯馬士‧修打蘭爵士 (Thomas Sutherland) 了解到香港及內地沿海地區對銀行信貸的殷切需求,故在皇后大道中開設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總行。時至今日,滙豐已發展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銀行之一。藉着週年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滙豐銀行一些有趣的歷史: 🔍最初的 「滙豐銀行」不叫「滙豐銀行」?滙豐銀行當時的英文名稱為「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mpany Limited」,直譯為「香港上海銀行有限公司」,所以大多數香港人都稱滙豐銀行為「上海銀行」。當時,上海正有一家業務非常發達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亦簡稱「上海銀行」,它的主要營業方針是吸收小額存款,因此和當時上海的市民關係密切。抗戰初期,上海人大量湧到香港來,要找上海銀行處理款項,往往被領到滙豐銀行去,弄得驢頭不對馬嘴。 🔍成立百年之際,滙豐銀行如何慶祝?百年企業來之不易,滙豐銀行曾在成立100週年時舉行一連串的慶祝節目,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請來著名英國遠東歷史研究學者柯利斯(Maurice Collis)寫了一部「滙豐百年歷史書」。滙豐銀行提供給了不少獨家資料,並為此書請來專責的藝術編輯,十分隆重其事。 此外,滙豐銀行在它們的建築物上掛上慶祝100週年之用的裝飾燈彩和廣告,並持續了一個月之久。 (內容輯錄自《葉靈鳳文存 卷一.霜紅室隨筆之藝海書林》(下冊)——滙豐百年史) 好書推薦 《葉靈鳳文存 卷一.霜紅室隨筆之藝海書林》(全兩冊)葉靈鳳 著,許迪鏘、張詠梅 編開度:148 x 210 mm頁數:共648頁定價:合共港幣398元 按此查看書籍詳情及購買
Skip to content
【編輯推薦】《香江傳奇:一代瞽師杜煥傳奇》
相較於起登得大雅之堂的粵劇、京戲、崑曲,地水南音的命運要顯得黯淡許多:始於清末,由失明藝人傳唱於茶樓、酒肆、花街、煙館之中,雖得有心人奔走搶救,仍不過百年便絕跡矣。「地水」本《易》中一卦,名為「師」,暗表唱地水南音者多身兼相師、瞽師二業,算得上一個小小的江湖隱語,也是個燈謎式的文字遊戲。
Skip to content
沒有「她」,就沒有今時今日的銅鑼灣?
黃蘭芳,在傳統禮教下沒機會認字受教育,卻在關鍵時刻帶領家族渡過難關,夷平利園山,成就今日的銅鑼灣。 由北山堂基金策劃、王國璋及鄭宏泰博士所著的《愚公不愚—利氏家族與香港世紀變遷》 ,爬梳大量的一手史料及訪談,娓娓道出利氏家族由販售鴉片起家到重振家業的故事,當中亦包括黃蘭芳這位家族中的傳奇女性。 1928年4月30日,香港鴉片大王利希慎在中環遇刺身亡,黃蘭芳頓時擔起一家之主之務,處理利希慎家族中的所有事務。 黃蘭芳出身廣東台山的某家地方大戶,自幼纏足,在傳統禮教下只能當個閨女,沒機會認字受教育。利希慎去世事出突然,黃蘭芳雖因此焦頭爛額,卻堅持辦好亡夫利希慎的葬禮,由入殮至出殯的所有事務都一力承擔。香港西報《士蔑報》曾譽之為「最費心籌辦、耗資最鉅的華人葬禮之一」。 及後,黃蘭芳窮於應付大量她本來並不熟悉的事務,其中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解決利希慎鉅額貸款的還款安排。利希慎置業公司因有大批土地欠下巨債,保守估計,利家當時的債務總額接近400萬港元。裕成公司股東團更曾登報向黃蘭芳喊話討債,讓黃蘭芳心理上承受巨大壓力。 究竟是要變賣大量物業償債,讓利家重新出發,還是該為了盡量保全利家的物業,設法重組債務,並以物業租金和利舞臺等生意的收入來長期還貸、儉省度日?考慮到房地產已經成為利氏家族的主要業務,黃蘭芳最終堅持不變賣任何產業,靠收租償押,保留利家實力。戰後,黃蘭芳在長子利銘澤的鼓勵下命人夷平利園山,大力發展銅鑼灣,最終利氏家族得以重振家業,成為銅鑼灣的大地主。 時代不斷演變,但願今日的女性面對着事業、家庭和人際等種種的挑戰,亦能衝破限制,活出心目中理想的自己。 (以上部份內容節錄自《愚公不愚—利氏家族與香港世紀變遷》〉 閱讀推薦 《愚公不愚—利氏家族與香港世紀變遷》策劃:北山堂基金作者:王國璋、鄭宏泰頁數:512開度:185 x 250mm定價:港幣$198元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編緝推介】遊山玩水之樂 香港旅聞軼事
遊山玩水之樂,除了是欣賞沿途的郊野好風光,更令人沒齒難忘的,是旅途上發生和遇見的種種趣事。人稱標叔叔的資深行山人士郭志標,繼《香港古道行樂》後,今次將多年的親歷親聞、或道聽塗說的香港自然景觀、田野資料、鄉民閒談,配以圖片和史料,集結成《香港旅聞軼事》一書,與一眾同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