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最美的香港照片,是黑白世界、經人手塗染的,還是自然流露的原色?

錄影技術未發明普及以前,除了文字和繪圖,拍照也是記錄歷史的途徑。透過一張張照片,社會的變遷躍然「紙」上,後人研究一座建築、或街景、或風俗的遺存狀態,對比一下照片便可知曉,近年不少社交平台專頁發佈的本地今昔相片對照亦大受歡迎。但除了影頭下的景物,構圖、拍攝器材等統統都可以是研究城市變化的切入點。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中期,攝影技術從西方傳入香港。當時相機屬於笨重器材,需要攝影師和多名助手協助安置,加上曝光敏感度低,被拍對象要刻意減慢活動速度才能使成品清晰。在二戰結束後,小型相機才相繼面世,使攝影師能靈活攜帶,捕捉現場的種種瞬間,照片產量隨之增加。

1960至70年代初銅鑼灣軒尼詩道電車站旁的絢爛夜景
1950至70年代西環鐘聲慈善社游泳場泳棚內部。圖中正進行端午龍舟競賽。
鐘聲泳棚門口,牌上有廣告字眼,現址為堅尼地城巴士總站。

最新出版的《從暗淡到絢爛:看得見的港島故事》收錄過百張有關香港島的歷史照片、明信片,由黑白影像到彩色圖景,詮釋城市風景的變化發展。有別於一般圖解書籍,作者嘗試站在攝影師角度,解讀攝影技術和拍攝技巧的限制對社會研究的影響,務求從細微之處尋找突破點,還原昔日港島的真實面貌。

《從暗淡到絢爛:看得見的港島故事》
作者:張順光、陳照明、譚家齊
頁數:216面
定價:178元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明報】金手指達人鄭宏泰 一改大亨傳記風格 寫佳寧神話 透視舊香港
電影背後的香港故事,也值得我們深思細味。 「不論是陳松青、何東,還是利希慎等權貴,讓他們發家致富的那個香港,都不是我們熟悉的模樣。社會學強調社會結構,鄭宏泰說談上世紀富人,不能不談當時的「暴發戶社會」:「1980年代的香港,跟今天相差很遠,有政府刑事檢控專員貪了很多,也有法官有貪污嫌疑。那時候人只向錢看,道德操守相當低,不是廉潔社會。」」 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多個獎項的《金手指》,改編自真實罪案「佳寧案」。「佳寧案」作為香港史上最大規模的商業詐騙案,一度引起社會轟動,當中涉及的商業操作,以及背後的來龍去脈是怎麼樣? 明報專訪全文 1983年7月19日,新界大埔發現一具男屍,警方列作謀殺案處理,並迅速拘捕了疑犯,卻沒料到案件牽連層面極廣,矛頭更指向當時炙手可熱的佳寧集團領軍人陳松青。陳松青身份背景神祕,資金來源成謎,佳寧在短短幾年間冒起,從默默無聞的中小企業,搖身一變與不少老牌英資洋行、華資巨企分庭抗禮;又因為一宗命案,揭發出一環扣一環的違法商業操作,導致清盤破產,「佳寧案」成為了香港歷史上訴訟時間最長、牽連最廣的商業詐騙案,陳松青最後亦鋃鐺入獄。 由鄭宏泰與李潔萍的《金手指》以十八個章節盡可能還原事件的來龍去脈,了解佳寧最後掉進死局的關鍵所在,同時亦嘗試從代理人理論的角度,分析幕後或者另有操盤力量的可能性。 《佳寧神話–陳松青的造神毀神》作者:鄭宏泰、李潔萍出版日期:2024年4月定價:$148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誰是二叔公?
ViuTV劇集《光明大押》劇情講述由謝君豪飾演的駐店「二叔公」因老闆夫婦二人早逝,靠着當舖生意養育老闆一對兒女的故事。在香港經濟尚未起飛之時,人們幾乎都是「餐搵餐食餐餐清」,出入當舖借錢應急乃是平常不過之事,當舖的「二叔公」便負責鑑別典當物品的真偽,並為抵押品估值。 香港當舖是否已式微?由徐振邦所著的《香港當舖遊蹤(增訂版)》,便配合大量的舊報章和照片,詳細介紹了香港當舖的特點,還有行業過去及現在的發展: 當舖內的「遮羞板」不是空穴來風? 縱使昔日香港社會生活水平不高,不少人也認為到當舖進行典當交易是有失身份的事。為了顧全面子,人們進入當舖前不僅要左顧右盼,還要迅步躲在遮羞板後面,並且將當票好好收藏,生怕別人看到自己身上有當票而尷尬。 「借錢送禮」是常態? 「寧借錢,也要送禮」是舊時香港社會的普遍現象。當時市民的生活水平不高,新年派紅包、結婚送人情等自自然然成為經濟壓力。為求送禮送得體面,人們只好向「二叔公」求助。 身上任何財物都可以成為典當物? 以前人們生活困苦,身上可能連一件稍有價值的物品也沒有,所以日常用品如墨水筆、舊衣物等也可以成為典當物。一來,當舖不能強求市民抵押貴價物品;二來,當舖認為只要能賺錢的物品,都會接受典當。 《香港當舖遊蹤(增訂版)》作者:徐振邦出版年月:2023年6月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星島日報】《霓虹艷色》看手稿重拾歷史中的霓虹街頭
如果你對飲食情有獨鍾,書中第二章特別從飲食招牌整理了香港餐飲業的轉變,茶樓如何發展到酒樓?西餐廳、冰室、茶餐廳有甚麼特色?圖文並茂,輕鬆談論香港飲食文化與歷史。
Skip to content
香港粵劇界出「女武狀元」?
粵劇角色主要分為「生」、「旦」、「淨」、「丑」四個類別,當中「文武生」既為全劇最主要的「生角」,亦是一個劇團的靈魂人物。「文武生」對演員的體力與技藝要求甚高,不但要能文能武,唱、做、念、打、藝術也要樣樣皆能,因此粵劇早期多由男生擔任。 上世紀五六十年香港粵劇名伶輩出,在云云名伶中,作為擔班主角的「京架女文武生」祁筱英以武場突圍,在戲中融入極鮮明的京班高難度腰腿功架,以獨樹一幟的舞台風格獲「女武狀元」之美譽。
Skip to content
噴鼻新冠疫苖的成功原來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港大與北京萬泰生物、廈門大學從研發到應用,利用高度減毒流感病毒作為載體製作抗原的噴鼻疫苗,這一路是如何走過來?原來這要追溯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陳鴻霖的求學經歷,以及前人在三十多年前推動港大與內地大學交流所播下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