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們會在重陽節遠足拜祭祖先的墳,焚燒香燭冥鏹以表心意;但昔日長居海上,以漁獲謀生的水上人是如何追憶先人?「以水為財」的他們又是如何處理身後事?

水上人喪葬多禁忌?

由於船不僅是水上人的家,也是他們主要的謀生工具,抱着「凡事都講求吉利,寧可信其有」的心態,守孝期間漁民一般不會出海作業。直到三七「二十一日」後所有喪葬程序完成,他們才會出海,然後進行「英紅」轉紅儀式。

水上人如何「報喪」?

岸上人舉行葬禮時,會在家門前點燃一根白蠟燭,表示家中有「白事」。水上人的「報喪」方式也十分類近:船家會先將自己的一艘船拋錨,不能與兄弟船以外的船一起停泊。船上神位上所有的「金花聖紅」需移除,祖先的神位也會鋪上白布,暫時不會上香。船頭的長紅布需要拆下,換上白布,並拆掉桅杆上的紅布。

水上人的喪禮是如何進行?

水上人喪禮俗稱「打水佬齋」,一般由喃嘸師傅主理,包括以下3個儀式:

  1. 人形紙紮代表先人的真身,寓意於晚上餵先人食飯。
  2. 以真的動物作儀式,例如:在河中放生真鴨以作過河儀式、以真雞作招魂儀式。因為生魚生命力比較頑強,所以水上人普遍選擇以生魚作為過河儀式。(見圖3)
  3. 外嫁女兒還米債。(見圖4)
3
4

人死後,大概都渴望有後人為其處理身後事。香港居住著信仰、背景、種族各異的人,不同背景及年代的逝者,有著不同處理「身後事」的方式。這些種種有關人的後事,是《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的重點。


《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
作者:梁偉強、劉銳業
出版月份:2024年7月
頁數:232頁
開度:142x210mm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信報】殯葬業研究學者劉銳業 細說海葬文化及遺體運送
海葬歷史源遠流長,但於華人社會仍屬一種新興的殯葬方式。香港最早期的海葬服務是怎麼樣,與現時有甚麼分別? 「殯儀業界人士告訴我,這個服務在最早的時候,船上並沒配設撒灰管道(編按:也沒現在附設的水中可降解骨灰袋),結果骨灰很容易被吹回頭。這時一些師傅就會說:『是不是先人不想走呢?』及後,當管道出現了,由於易被海水沾濕,骨灰袋有時黏着管道不動,所以人們加用一支棍,才能把骨灰袋推下海中。後者,其實感覺有少許不尊重。」 漁民「生」於海,是否也會「葬」於海?為何海葬被視為「綠色殯葬」?現時政府的海上撒灰服務,有進步空間嗎?「漁民墳場」又是怎樣一回事? 信報專訪全文 《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的作者之一劉銳業將於信報訪問中解開大眾對海葬的迷思! 《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作者:梁偉強, 劉銳業, 馬淑茵ISBN:9789620451232港幣定價:$128出版日期:2023年3月
Skip to content
鬼月必讀的身後事知識指南
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剛過,我們點燈、焚香、祭奠,在緬懷中思索生命的意義。死亡常被視作為避諱,卻是每個人終將面對的課題,如何面對死亡,如何理解告別,如何為此做好準備? 由多位資深殯葬從業員合著的《生前死後:解開身後事的迷思》,可說是一本資訊豐富的身後事知識指南,不僅向讀者介紹大眾感興趣的身後事各範疇,並推廣正向的死亡觀,破除大眾對死亡的恐懼。 《生前死後》第一及二章直奔主題,講述生前規劃的事項及身後事的處理流程,讓讀者意識到生前規劃的重要性。基於社會禁忌風氣,香港大多數人對本地殯葬文化一知半解,書中第三及四章講述本地殯葬的概念、忌諱及來由,藉此破除大眾對「辦喪事」的恐懼。書中第五至七章,分別介紹了綠色殯葬、哀傷輔導個案,以及香港現有的生死教育探索活動,帶領喪親者走出悲傷的同時,發掘出兼具可持續性和平衡喪親者情感的告別方式。最後一章則闡述了現今香港新興起的生死教育活動,揭示生死教育如何引導人們以嶄新視角看待死亡的意義。 近年,香港掀起了「死亡」旋風,不論是電影《破.地獄》的上映,還是多名正處盛年的名人猝逝,彷彿都在提醒我們生命是脆弱的,要做好死亡的準備。死亡對於生者來說,愈迴避,愈未知,就愈恐懼——或許這本書可以帶領我們解開身後事的迷思,讓我們明白到生命的意義。 📖《生前死後:解開身後事的迷思》合著:劉銳業 、梁梓敦、鄺汝溡、黃錦妍、梁樂燊頁數:296頁尺寸:140 × 210 mm定價:$148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文化者】儀式背後,對生者和逝者有怎樣的意義?
「唔止死人要超渡,生人都要破地獄。」電影《破·地獄》以儀式破地獄為題展開故事……
Skip to content
【語文同樂】從殯葬物流看生死
人死後,靈魂會往何處?從死亡的本質,尋找生命的意義。 《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作者梁偉強與劉銳業日前接受《明報》的訪問,就各自專業分享對生死議題的看法。 從事遺體運輸多年的梁偉強如今已能與死亡處之泰然,並從見證多次別後遺憾悟出維繫人際關係的意義;從事教育工作的劉銳業則在經歷多場生死教育活動後,明白到生前規劃的重要性。 語文同樂專訪全文 經《明報》(2024年10月18日於《語文同樂》見報)同意下轉載,《明報》保留所有權利。 《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作者:梁偉強、劉銳業頁數:232頁定價:$108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香江暖流】《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作者劉銳業博士專訪
殯儀業原來唔只咁簡單?殯儀業的背後原來牽涉到眾多職業範疇,包括化妝師、堂官以及生死教育規劃等等。生死議題向來是華人社會中的禁忌,但若然我們能在生前好好規劃身後事,以正向思維面對死亡,死亡或許沒有我們想像中可怕。 我們該如何面對「生死」?又該如何面對「身後事」?《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作者之一劉銳業博士受邀到訪香港電台 RTHK 香港電台《高手過Chill》談論新書及一系列生死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