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葛亮教授憑長篇小說《燕食記》獲頒第十屆紅樓夢獎首獎!第十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頒獎典禮於今日(11月22日)在尖沙咀馬哥孛羅香港酒店舉行。由香港作家葛亮教授所著的《燕食記》榮獲首獎,葛亮教授應邀出席並領取首獎獎座。

典禮期間,大會安排葛亮教授與第九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得主──陳冠中先生,以「卻看嶺南風日好:粵港敘事與歷史書寫」為題進行作家對談,深入探討粵港敘事與歷史書寫。「學習一門語言,其實也是一種文化體驗的過程」,《燕食記》一書運用大量粵語、粵俚,發揮了葛亮他在香港生活的豐富養分。

葛亮教授的「家國三部曲」,由《朱雀》、《北鳶》到《燕食記》,創作功力越發成熟,敘事亦轉移至嶺南粵港的位置。今年他於香港三聯書店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靈隱》,正式開展「南方圖志」的小說系列,系列重點書寫嶺南文化,自省長年居港的體悟與情感。

每兩年一屆的「紅樓夢獎:全球華文長篇小說獎」由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及社會科學院主辦,通過獎勵已出版的優秀華文長篇小說,提高世界華文小說水平。今次獎座取名「歲月難留」,由香港藝術家李康生設計,利用樹木的紋路、年輪,注入鎏金,表現《燕食記》的歷史書寫,字字如歲月似金,滲入世人生命之中。

再次祝賀葛亮教授獲獎,期盼葛教授未來寫作上機杼一家,創作更多別出心裁的香港故事!


《燕食記》
作者:葛亮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
頁數:488頁
定價:港幣138元
詳情及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品茶說
何謂「品茶」?為何「品茶」? 要說「品茶」,就要從「品」這個字說起。「品」字以三口組成,無三不成幾,三又有不限數之意。在穆如茶學創辦人楊智深看來,品茶,即是以多感官嚐茶細味。
Skip to content
【虛詞薦書】《飛往無重島》
進入《飛往無重島》的閱讀旅艙前,作者建議要先做一件事? 鷹面女人、長著長頸鹿脖子的男孩、擁有靈魂的衣櫃與雲彩……在無重島這個桃花源中,你將會見到超出想像的城市異象,魔幻鬼馬的浪漫故事。當讀者逐一剝開它們童話般絢麗的港式糖紙,嚐到的會是甚麼? 作者程皎暘在自序中以「沙漏形狀的閱讀旅艙」形容《飛往無重島》的閱讀體驗,一步步帶領大家展開這場文字探險。 按此閱讀《虛詞》報導全文 《飛往無重島》作者:程皎暘頁數:240頁開度:130 x 185 mm定價:港幣108元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該如何認識世界?
資訊爆炸的時代,人認識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種,但閱讀依然是大眾喜愛的一種方式去探索和理解世界。 平時聽開「五夜講場──歷史係咁話」、「一分鐘閱讀」同「藝文在線等」嘅大家,聽曾卓然講就聽得多,不如今次讀吓由佢所寫嘅新書《閱讀,探索世界的方式》? 《閱讀,探索世界的方式》作者:曾卓然頁數:232頁定價:$98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讀書雜誌】潮汕家譜與人物塑造——讀陳崇正長篇小説《歸潮》
小說《歸潮》由陳崇正所著,當中講述潮州子民出洋過番,一代又一代的冒險故事。長達一百年、從民國到當下三代潮州人的「歸潮」歷程,如何體現出潮汕文化的精粹?青年作家侯磊在《歸潮》的書評中如此評論: 「在家譜型的人物關係、『今—古—今』的結構和『歸潮』的主旨上,《歸潮》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潮汕文化是個天然的『冰箱』,它保存了許多中華大地上曾經有過,但現在漸漸消失的細節,更始終執著於中國人的家族觀念與家國情懷,這些觀念在生活中的落腳點,就是潮汕地區遍佈的家譜、祠堂、祖墳等宗族文化。祠堂既是最為隆重的祭祀場所,平日裏又可以打麻將或抽水煙,看到先人的牌位,會讓人感到他們從未遠去。而《歸潮》,就是這樣一部讓先人從未遠去的小說。」 全文詳見新一期《讀書雜誌》「文化焦點」欄目。《讀書雜誌》(第十六期)現於各大書店有售,電子書經已推出網上購買:https://shorturl.at/w29N3電子書:https://url-shortener.me/3KY3今期推薦書單:https://shorturl.at/DITeR
Skip to content
【讀書雜誌】阿修羅的溫柔——向田邦子給不完美人間的情書
向田邦子,日本著名編劇及小說家,二十年間創作超過一萬套電視劇及廣播劇劇本,曾被作家新井一二三稱為「日本的張愛玲」。直至今天,向田邦子依然是日本人心中的「國民作家」,她的劇本及文學作品仍被持續出版、展出及翻拍。向田邦子的文字,如何令一代又一代的文學人為之着迷? 向田邦子筆下的作品,可說是她現實生活的寫照,其經典劇作《宛如阿修羅》可見一斑:家中四個女兒偶然發現父親出軌,卻因為各自的秘密無法逼迫父親斬斷關係;母親其實一早知悉丈夫出軌,只是為維繫家庭才默默忍受。故事中傳統的家庭模式,如同昭和時期大多數的日本家庭:父親是位上班族、母親是典型的家庭主婦,獨力照顧家中數個孩子。這不但是個人的生活經歷,更是一代人共同的生活回憶。 1976年,向田邦子從編劇轉型為作家,以自身經歷為創作靈感,揭露一個個電視劇之外、深藏於日常的真實故事,其代表作《父親的道歉信》被收入日本的國語課、短篇小說集《回憶・撲克牌》更贏得直木獎。不論是編劇還是文學創作時期,向田邦子的文字處處真實,引起無數人對家庭、童年與日常的共鳴。 全文詳見《讀書雜誌》(第十五期)「東瀛書話」欄目。《讀書雜誌》(第十五期)現於各大書店有售,電子書經已推出! 網上購買:https://bitly.cx/cy175電子書:https://shorturl.at/REKdz推薦書單:https://bit.ly/3R7wMi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