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學系榮休講座教授許倬雲頒第六屆唐獎的「漢學獎」以表彰他在漢學領域的卓越貢獻。許教授的史學能見其大,其中國古代專論發掘長期歷史的本質問題,通史解釋著重文化之涵容與交流,尋找中國在世界的定位。

唐獎是全球性學術獎項,由2012年創辦至今,分別設有「永續發展獎」、「生技醫藥獎」、「漢學獎」和「法治獎」四個獎項,均屬諾貝爾獎未及涵蓋的領域。「漢學獎」旨在表彰漢學領域之成就,並彰顯中華文化對人類文明發展之貢獻。

許倬雲教授早年將社會科學方法用於史學研究,晚年則專注在通史論述。他的學術從「史實」中求「史識」,證明漢學並不局限在學院象牙塔內,可以走入社會,與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對話。

香港三聯有幸和許倬雲教授合作,推出港版《經緯華夏》(繁體增訂版)和《許倬雲十日談:當今世界的格局與人類未來》。前者《經緯華夏》(繁體增訂版)為一部華夏文明從成長到成型的傳記,許倬雲教授以「大歷史」的觀看視角與思維方式,對華夏內外的歷史互動重新歸納排列,梳理中國文化的發展軌跡。今次的繁體增訂版,更收入了新篇章。後者《許倬雲十日談:當今世界的格局與人類未來》為許倬雲教授在疫情期間一系列的線上講座精華,討論的問題涉及瘟疫、中美衝突、美國內部問題、全球化、科技與哲學等重大課題,以對話的方式還原歷史源流。


《經緯華夏》(繁體增訂版)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定價:港幣168元
詳情及線上購買

《許倬雲十日談:當今世界的格局與人類未來》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定價:港幣148元
詳情及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台灣「故事」網站創辦人涂豐恩博士推薦:《跨學科的思想史》
王汎森教授是當代華文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歷史學者,專長明清到近現代中國思想史、文化史。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的《跨學科的思想史》,則是以王汎森教授的學思經歷及成就為基礎而推出。 台灣「故事」網站創辦人暨主編涂豐恩博士對《跨學科的思想史》如此評價:「《跨學科的思想史》觸及了眾多課題,也呈現作者對於研究方法的思考。王教授在書中並不拘泥於某一學派或研究方法,反而一再強調史無定法,歷史如風,『萬狀而無狀,萬形而無形』人要怎麼捕捉風的形狀呢?歷史學者也是如此,因此更需要從多方面、多層次地思考歷史課題,借用各種思想資源來挖掘新的問題——這也是本書書名的意涵。 本書幾個觀點和比喻特別有啟發性。比如,王教授一再強調,不能把歷史想成是單線前進,需要聽見歷史中的『主調』與『低音』。近代以來的思想史著述往往太過著眼於主調(比如對於五四與新文化運動的關注),而傾向把歷史簡單化、樣板化,忽略了無法被放進主流歷史框架中的角色。事實上,一個時代的眾多思想因素往往會多方激盪,往復來回,既彼此競爭,又相互影響,猶如棋盤對弈。歷史學者必須具有全局觀,著眼整個棋盤的動態。 王教授也提到『史事的邏輯』與『史家的邏輯』之間的落差。正所謂『有知』之人無法想像『無知』的狀態,歷史學者往往很難不被後見之明所影響。一旦知道結局,所有細節都理所當然的向終點奔去,就忽略了歷史過程中的各種偶然與意外。歷史的主流未必是一夕之間成形,有時是涓滴溪流,逐漸累積,因為某個機緣,化為滔天洪水。若沒聽見歷史中的低音,往往就無法理解或誤解歷史的動態。 歷史研究並非門檻特別高的學問,但一份研究的好壞、是否能有廣泛的影響力,最終往往取決於是否能以小見大,把握著複雜歷史局面的關鍵。」 《跨學科的思想史》王汎森著、謝偉傑編開度:140mm × 210mm頁數:208定價:港幣128元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日本早稻田大學講師陳健成推薦:《變異:日本二千年》
一本「通書」讀日本?日本研究學者李永晶所著的《變異:日本二千年》融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於一爐,集中、西視角看日本的二度崛起之路,堪稱日本的「全息導覽」。 日本早稻田大學兼任講師兼讀者之一的陳健成老師閱後傳來書評,從書本脈絡、內容及撰寫方式侃侃而談: 「本書從『風土』、『神祇』到『恥感』、『儀式』等梳理日本歷史,更深入剖析日本文化獨特性的多重要素。諸如日語文字如何形塑日本人思維,及『加拉帕戈斯化 』與科技發展關聯等,可見作者從社會學、人類學角度的獨特分析。作者立足『東亞世界體系』,破除中日之間『師生關係』的迷思,呈現兩國之間共生而有所差異的關係,更進一步指出日本『異質性』乃東亞文明與西方文明交織之結果。以『清寂』、『恥感』揭示日本美學根源,透過『變態 』標籤探討其社會原理,『爆買』則成文化意涵的具體展現。書中處處以小見大,以解析日本社會結構與國民性。本書更藉由對話模式,以日本作為一面鏡子,省察自身文明的狀況,體現了作者對人文的高度關懷。對研究日本文化者而言,不僅能深入瞭解日本獨特性,也能藉此反觀自身文明的特質。」 《變異:日本二千年》李永晶著頁數:480頁定價:港幣168元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廟宇掌故知多少:犯太歲點算好?
自古以來,民間相信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時,便會對該生肖造成不利。為改善運勢,不少香港人都會在農曆新年期間訪廟「攝太歲」求安心,當中黃大仙祠可說是最受歡迎的祠廟之一!作為大眾共同參拜的信俗,黃大仙是如何在香港落地生根? 圖文摘錄自魯金作品集系列——《香港廟宇閒談》 《香港廟宇閒談》 魯金著– 作者親身走遍港九新界,碑銘考古/田野調查/實地考察收集掌故– 「廟趣」橫生,走筆所及乃至百年歷史古剎與隱跡方外的小廟頁數:216定價:港幣98元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橙新聞】藝術家吳歡趣談繪畫 暢聊吳氏家族園林往事
「中國的收藏離不開園林。」 古代園林雲集各方江南才子吟詩作對、飲酒作樂,因此現今不少極具文化價格的書畫題字,都與園林甚有淵源。中國文化世家宜興吳氏以園林起家,明朝時坐擁三十座園林,歷五百年至今依然人才輩出,活躍於文化及藝術界別。 適逢《吳氏止園:跨越大洋的藝術傳奇》出版之際,四位吳氏近代書畫家的作品日前於香港集古齋展出,當中吳氏後人兼著名書畫家吳歡更親臨現場分享繪畫心得和家族故事,印證書中記載的家族史事。 橙新聞專訪全文 《吳氏止園:跨越大洋的藝術傳奇》始於中國繪畫與園林藝術的研究,歸於吳氏家族故事的述說,將「中國園林藍本」止園及宜興吳氏在歷史文化上生生不息的家族案例同時展現於讀者眼前。 《吳氏止園:跨越大洋的藝術傳奇》作者:劉珊珊、黃曉出版日期:2024年3月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許倬雲:「我要從世界看中國,再從中國看世界」
2024第六屆「唐獎」漢學獎得主,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先生晚年力作《經緯華夏》的全新繁體增訂版! 圍繞「我要從世界看中國,再從中國看世界」這一發端,許先生以九十高齡迎難而上,八易其稿,結撰出一部華夏文明從成長成型的傳記。是次增訂版更加入許先生親撰的兩篇約二萬字長文: 《經緯華夏(繁體增訂版)》作者:許倬雲頁數:310頁定價:$168 按此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