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禁忌的禁忌議題

認識香港殯葬文化的入門書

  • 如何處理自殺者的「身後事」?
  • 如何把遺體運送回他們的家鄉,落葉歸根?

繼《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後,《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繼續和大家一起探討香港殯葬文化,並講述行業的內部迷思。作者之一梁偉強將在書中分享他二十多年從事殯葬物流業的經驗和見聞。


《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
作者:梁偉強、劉銳業
頁數:232頁
定價:$108
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水上人的重陽節
今日我們會在重陽節遠足拜祭祖先的墳,焚燒香燭冥鏹以表心意;但昔日長居海上,以漁獲謀生的水上人是如何追憶先人?「以水為財」的他們又是如何處理身後事?
Skip to content
【香江暖流】《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作者劉銳業博士專訪
殯儀業原來唔只咁簡單?殯儀業的背後原來牽涉到眾多職業範疇,包括化妝師、堂官以及生死教育規劃等等。生死議題向來是華人社會中的禁忌,但若然我們能在生前好好規劃身後事,以正向思維面對死亡,死亡或許沒有我們想像中可怕。 我們該如何面對「生死」?又該如何面對「身後事」?《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作者之一劉銳業博士受邀到訪香港電台 RTHK 香港電台《高手過Chill》談論新書及一系列生死議題。
Skip to content
【文化者】儀式背後,對生者和逝者有怎樣的意義?
「唔止死人要超渡,生人都要破地獄。」電影《破·地獄》以儀式破地獄為題展開故事……
Skip to content
【語文同樂】從殯葬物流看生死
人死後,靈魂會往何處?從死亡的本質,尋找生命的意義。 《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作者梁偉強與劉銳業日前接受《明報》的訪問,就各自專業分享對生死議題的看法。 從事遺體運輸多年的梁偉強如今已能與死亡處之泰然,並從見證多次別後遺憾悟出維繫人際關係的意義;從事教育工作的劉銳業則在經歷多場生死教育活動後,明白到生前規劃的重要性。 語文同樂專訪全文 經《明報》(2024年10月18日於《語文同樂》見報)同意下轉載,《明報》保留所有權利。 《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作者:梁偉強、劉銳業頁數:232頁定價:$108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信報】殯葬業研究學者劉銳業 細說海葬文化及遺體運送
海葬歷史源遠流長,但於華人社會仍屬一種新興的殯葬方式。香港最早期的海葬服務是怎麼樣,與現時有甚麼分別? 「殯儀業界人士告訴我,這個服務在最早的時候,船上並沒配設撒灰管道(編按:也沒現在附設的水中可降解骨灰袋),結果骨灰很容易被吹回頭。這時一些師傅就會說:『是不是先人不想走呢?』及後,當管道出現了,由於易被海水沾濕,骨灰袋有時黏着管道不動,所以人們加用一支棍,才能把骨灰袋推下海中。後者,其實感覺有少許不尊重。」 漁民「生」於海,是否也會「葬」於海?為何海葬被視為「綠色殯葬」?現時政府的海上撒灰服務,有進步空間嗎?「漁民墳場」又是怎樣一回事? 信報專訪全文 《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的作者之一劉銳業將於信報訪問中解開大眾對海葬的迷思! 《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作者:梁偉強, 劉銳業, 馬淑茵ISBN:9789620451232港幣定價:$128出版日期: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