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收藏離不開園林。」

古代園林雲集各方江南才子吟詩作對、飲酒作樂,因此現今不少極具文化價格的書畫題字,都與園林甚有淵源。中國文化世家宜興吳氏以園林起家,明朝時坐擁三十座園林,歷五百年至今依然人才輩出,活躍於文化及藝術界別。

適逢《吳氏止園:跨越大洋的藝術傳奇》出版之際,四位吳氏近代書畫家的作品日前於香港集古齋展出,當中吳氏後人兼著名書畫家吳歡更親臨現場分享繪畫心得和家族故事,印證書中記載的家族史事。

橙新聞專訪全文

《吳氏止園:跨越大洋的藝術傳奇》始於中國繪畫與園林藝術的研究,歸於吳氏家族故事的述說,將「中國園林藍本」止園及宜興吳氏在歷史文化上生生不息的家族案例同時展現於讀者眼前。


《吳氏止園:跨越大洋的藝術傳奇》
作者:劉珊珊、黃曉
出版日期:2024年3月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面對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如何尋找問題的答案?
新年伊始,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上,面對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該如何尋找問題的答案,望見未來的脈絡?
Skip to content
以文字留下經典——田仲一成的中國傳統戲劇研究
來自日本的中國傳統戲劇專家田仲一成教授與世長辭,享年92歲。田仲一成教授出生於日本東京,1955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後來對中國文學產生興趣,1962年完成東京大學研究生院中國文學專業博士課程。 田仲一成教授以中國戲劇史為研究方向,並主張新舊結合,利用實地考察的方式彌補舊有文獻的不足,突破傳統中國戲劇史的研究局限。1983年,田仲一成教授以論文《中國祭祀戲劇研究》獲頒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其創新的研究方式更為中國學界帶來新風潮。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的《中國的宗族與演劇——華南宗族社會中祭祀組織、儀禮及其演劇的相關構造(上下冊)》是田仲一成教授從祭祀角度討論中國戲劇的經典之作,主要探討宗族祭祀習俗與華南地區的關聯。 田仲一成教授在此書中除了運用社會學、歷史學、人類學、譜牒學等研究方法,更走訪多個華南地區進行實地考察。他曾在香港新界農村實地考察近三年半,前後訪問了十幾個墟市和村莊,歷時七年,亦考察了新加坡等南洋地區,拍攝了上千幅珍貴的照片。此書收錄其中12個實地考察實例和200多幅精選照片,並邀請了兩位日語翻譯專家錢杭教授和任余白先生譯文,確保此書的學術和收藏價值在中文譯本中得以保存。 《中國的宗族與演劇–華南宗族社會中祭祀組織、儀禮及其演劇的相關構造(上下冊)》田仲一成 著錢杭、任余白 譯開度:170 × 240 mm頁數:816定價:$328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五四運動】時代的鼓手:聞一多先生
「六十多年過去了,我已逾百歲,但聞一多先生的音容笑貌卻還那麼鮮活地留在我腦子裏。」一一馬識途 親歷抗戰烽火、見證近代中國百年滄桑巨變的「文壇常青樹」馬識途先生,在以110歲高齡辭世前,留給世人一部跨越百年的革命史詩一一《那樣的時代,那樣的人》(增補本)。書中,馬識途娓娓道來這一個世紀中遇到的八十餘位令他印象深刻的人物,其中包括他的老師、積極響應五四運動的「愛國詩人」聞一多先生。 中國近代詩人聞一多先生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小接受傳統經史教育和西方新學。1919年,聞一多毅然投身五四運動創作新詩,其作品《死水》正是格律體新詩的代表作之一。 抗戰後期,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的聞一多對民主的渴望從未改變,欣然參與相關藝文活動,更與一眾師生攜手合作,將校內一度被中斷的五四文藝晚會起死回生: 當時,由中文系主辦的五四文藝晚會遭受三青團分子搗亂,場地頓時斷電。聞一多先生當下情緒激動,一不留神與系主任羅常培教授發生衝突。翌日,聞一多親自登門造訪,與羅常培教授解開誤會,並提議舉辦一個更大型、更有號召力的五四文藝晚會,主動請來了朱自清、沈從文、游國恩等教授作客,當晚,一位又一位教授、作家和詩人各抒高見,成為昆明學生運動發展的一個轉捩點。 「朋友們,『五四』的任務沒有完成,我們還要努力!我們還要科學、要民主。要衝破孔家店,要打倒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親歷其中的馬識途,形容聞一多先生當晚「就像一支火炬燃燒起來了,光明在望了」。 《那樣的時代,那樣的人》(增補本)作者:馬識途頁數:360頁定價:港幣188元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源於漢代,由於漢代人對元宵節的起源說法不一,因此也被稱為「上元」、「元夜」及「元夕」:一說是漢文帝成功平定皇室內亂,正月十五從此定為與民同樂日;另一說法是漢武帝在一次病癒後祭神感恩,讓黑夜燈火通明。還有一說是東漢時明帝信佛,下命晚上在宮內「燃燈表佛」,士族、庶民紛紛仿效後漸成習俗。隋唐時代,元宵演變成「鬧元宵」(即盡情慶祝春節最後幾天)的「花燈節」。
Skip to content
歷史學家王汎森榮獲2023年宏博研究獎!
恭喜臺灣歷史學家王汎森早前榮獲德國宏博基金會的2023年宏博研究獎(Humboldt Research Award)! 宏博研究獎創立於1972年,是德國頒授給境外國際學者的最高榮譽之一,旨在推崇獲獎者的終身學術成就,表彰在學術研究上提出重要基礎發現、新理論,或是在所屬學門已具有長遠影響,並且在未來可能繼續發展卓越研究成果的學者。王汎森博士主要研究範圍是思想文化史、學術史、史學史,關注的時間是從明清到民國時期,主要著作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運動的興起》、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晚明清初思想十論》、《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