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知名學者王德威、《繁花》原著作家金宇澄、科幻作家陳崇正 聯袂推薦、由程皎暘所著的《飛往無重島》透過10篇短篇小説,帶讀者從虛構的魔幻世界逐漸回歸現實,探討愛與死亡的沉重命題。

「打開童話般絢麗的港式糖紙,是滿目都市的殘酷與荒誕。」

《繁花》原著作家金宇澄如此評價。故事中的主角不約而同以「輕盈」對抗「重力」逃離現實,但「烏托邦」的本質究竟是解脫還是資本的騙局?
日前,《飛往無重島》作者程皎暘舉辦新書發佈會,與缺席畫廊創始人Anson和香港浸會大學講師Dr Robert Tsaturyan帶讀者一起進入《飛往無重島》的「沙漏形狀的閱讀旅艙」,以文字探索失重時代下的生存意義。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為何古人譽茶為「百草之英」?
「百草之英」,意指植物界的菁華,茶能得如此美譽,是因為茶以葉為質,卻具有草、花、木、藥、果實、乳各式之香。茶香不但具有主調,更隨主調帶有各種副調,如新採鐵觀音常以蘭花香為主調,青草、蒼木、樹脂為副調。
Skip to content
【編輯手記】進步的關鍵不在於意志力,而在於方法
本地作家米哈閱讀大量有關不同界別的人士如何建立自己事業與人生的書籍後,把研習而來的「好習慣」整理成《學做龍蝦或騎象人:一名文藝工作者的生活學指南》一書,希望給正在經歷人生不同階段的讀者們打打氣。 本書特意從普遍的問題切入,如疲倦、三分鐘熱度、時間管理等,讓讀者感覺這是一本「為我而寫」的書籍。同時,作者透過坦誠自述「我是一個沒有意志力的人」,拆解了「進步需要堅韌意志力」的迷思,建立親切感,降低讀者學習新方法的心理門檻。 本書以作者的個人與閱讀經驗為出發點,篇章的巧妙連接十分重要,不然容易給予讀者零碎的感覺。全書將作者研習而來的筆記分為七章,並依照人生中重要的維度(如時間、健康、金錢等)組織內容,每一章以短小分段建構,讓讀者能快速抓住重點甚至按需選讀,增強實用性。在每章中,每一篇文並沒有採用傳統的數字作開篇,而是用符號作為區隔。在每篇文的結尾與下一篇的開首段落中,都會以一個放大了的關鍵詞作為點題,視為承先啟後的趣味性連接。 這本書的核心在於顛覆我們對進步的既定印象:進步不需要超人的意志力,而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並持續實踐。書中刻意保留不同觀點間的矛盾與衝突,讓讀者自行反思並提取適合自己的方法,並強調以下幾個重要思想: ⸺《學做龍蝦或騎象人⸺一名文藝工作者的生活學指南》🦞🐘作者:米哈定價:$128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著作】《青春是一朵西蘭花⸺一名文藝工作者的生活學指南2》🥦作者:米哈定價:$128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虛詞】葛亮專訪:為消逝的歷史引渡,以身不在其中的眼睛尋找舊日魅影
無論是書寫歷史流遷的「家國三部曲」《朱雀》、《北鳶》至獲得第十屆「紅樓夢獎」首獎《燕食記》,還是將匠人技藝延伸到小說核心意念的《瓦貓》、《飛髮》、《書匠》、及新作《靈隱》等,都能見到葛亮捉住一個將要或已然消逝之物,試圖將其留在歷史的刻度上。
Skip to content
品茶說
何謂「品茶」?為何「品茶」?
要說「品茶」,就要從「品」這個字說起。「品」字以三口組成,無三不成幾,三又有不限數之意。在穆如茶學創辦人楊智深看來,品茶,即是以多感官嚐茶細味。
Skip to content
【虛詞】在李歐梵教授的客廳聽師母講起──那些「婆婆媽媽的故事」
「我們的靈魂在女性主義的教育下被帶到尖端,身體卻依然困於傳統的枷鎖中。」由李子玉所著的《婆婆媽媽的故事》,寫的是她外婆、母親和自己三代人的故事,寫不同年代的女性作出如何的選擇,在選擇中怎樣實現自己的主體性。感謝陳躬芳女士寫下關於《婆婆媽媽的故事》的閱後感,讓讀者從不同面向理解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