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曲人的責任是為曲詞建立伴唱的平台,亦可以說是提供一個合適的意境給歌手說出歌裡的故事。設計和執行伴唱平台就是編曲人的工作。編曲人跟作曲作詞人的關係就像建築師和工程師一樣,曲詞人(建築師)負責確定歌曲的故事內容,編曲人(工程師)負責把意念落地而建造平台。」

HK01推薦全文

人稱「編曲俠」的Johnny Yim入行至今20年頭,製作了《電燈膽》、《酷愛》及《講不出聲》等多首陪伴香港人成長的經典名曲。

Johnny父親是中樂高手,母親是中國舞蹈家,自小在充斥著音樂的環境裡長大,熱衷於音樂,音樂領域自然不只是編曲。Johnny於作曲、監製(歌曲、音樂劇、演唱會)、廣告音樂,甚至是鋼琴演奏等領域,都有亮眼的成績。

在《音樂遊樂場》中,有Johnny對作曲、監製、鋼琴演奏等方面的經驗分享,他更花了不少筆墨回憶少年學習音樂的時光,還娓娓道來他入行二十年的非凡經歷和心得,以及對香港流行樂壇文化的願景。讀者可從中窺見他豐富的音樂識見,以及對音樂的熱愛。

點擊圖片查看書籍詳情及線上購買

《音樂遊樂場》
著者:Johnny Yim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頁數:240
尺寸:130×190mm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編曲就好似「煮飯」咁?
編曲人的責任,就是利用不同樂器為曲詞建立伴唱的平台,提供一個合適的意境給歌手說出歌裡的故事。由最基本的人聲,到樂器、大型樂隊、電子音樂,甚至不同物品所發出的聲音……能夠用作編曲的聲音來源多不勝數,到底編曲人是如何決定採用何種音源?
Skip to content
王家衛 x 陳勳奇、徐克x 黃霑,盤點歷代香港電影音樂創作的最佳拍檔!
真實的香港電影音樂創作現場,導演與作曲家是如何合作的? 「夥伴模式」(partnership mode)是導演及作曲家的合作模式之一,意指作曲家和導演於音樂創作過程中緊密交流及較勁,達至雙贏局面。 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和陳勳奇的較勁非常有趣:王家衛說陳勳奇是個「知道畫面該怎樣和音樂配合」的作曲家,但他仍然會把陳氏交來的音樂「重新調換次序」;陳勳奇也表示混音甚至上映版本,往往和導演一起決定的版本不一樣:「王家衛很相信自己一套,這其實也是配樂有趣的地方,有些東西很主觀。」 黃霑為徐克電影的音樂作曲時均寫下非常詳盡的配置筆記(spotting notes),顧及音樂與畫面配合的變化,但偏偏徐克卻到最後也在改劇本及加拍,最後混音期都常常改變心意。黃霑曾表示:「我們就這樣開始合作,但苦難跟著來了」。不過徐克也催生了不少令黃霑非常滿意的音樂,兩人亦整整合作了十年。 可見香港電影的音樂成就不只是作曲家的功勞,而是一個更加複雜、多層次的創作世界。由羅展鳳和張志偉合著的《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以二十多位電影人的口述歷史,在工業架構上呈現香港電影音樂的創作故事。 推薦閱讀 1.《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羅展鳳、張志偉 合著頁數:232頁定價:$188 按此線上購買 2.《王家衛的映畫世界(2015版)》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策劃;黃愛玲、潘國靈、李照興 主編頁數:232頁定價:$198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和《建築文雜》同時登上誠品暢銷榜!
三聯9月有三本書同時登上誠品暢銷榜!恭喜《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和《建築文雜》的作者們和編輯團隊! 1.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陳曦成 著 按此查看詳情及線上購買 2. 《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羅展鳳、張志偉 著 按此查看詳情及線上購買 3.《建築文雜》彭展華 著 按此查看詳情及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明周】陳秋霞回憶兒時夾Band一日賺100元 新書紀念母親一百歲冥誕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母親的愛,是世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取替的。 為紀念入行五十周年,陳秋霞為母親百歲冥誕寫下文集《媽媽語錄》。本書賣出的收益將全數捐贈,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
Skip to content
這些本地經典金曲是如何製作而成?
《紅綠燈》、《酷愛》、《睡公主》⋯⋯一首首伴隨着香港人成長的經典名曲,到底是如何製作而成? 人稱「編曲俠」的Johnny Yim(嚴勵行)入行至今已有20年頭,涉獵作曲、編曲、監製、及鋼琴獨奏等多個音樂領域。大學沒有修讀音樂、第一份全職是蘋果電腦的技術支援人員,到底Johnny Yim是如何入行這個「不請人」的行業,成為全職音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