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遊客必撘的天星小輪山頂纜車,早在一百二十多年前,已是外地旅客趨之若鶩的旅遊景點,連被尊稱為日本國民大作家的夏目漱石亦不例外。

1900年9月,夏目漱石遠赴倫敦研究英語教育法,途中曾短暫停留香港兩三日。到埗的第一天,他便乘撘天星小輪欣賞維港夜景;第二天則和友人共乘山頂纜車,飽覽山下景致。

善於細緻刻劃人內心的夏目漱石,留下不少經典的作品傳世。百多年後的我們,又如何從作品的文字獲得力量?《爐峰櫻語:戰前日本名人香港訪行錄》收錄了二十位在戰前曾經訪港的日本名人,文壇泰斗、軍政要人、王公貴胄、宗教領袖……除介紹他們的生平,更歷述各人在港行狀。作者黃可兒和日籍男演員 SOKO 和泉素行以短片形式,重遊這位日本大文豪當年曾到訪的地方,在時空交錯下,展開一連串對話。

點擊看宣傳影片


黃可兒著作一覽

《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
出版日期:2023年5月
定價:港幣128元
詳情及線上購買

《爐峰櫻語:戰前日本人物香港生活談》
出版日期:2022年1月
定價:港幣148元
詳情及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灼見名家】日本尋味:當時只道是尋常
「餐廳是一時一地的產物,廚師更是生命有限的凡人,有想去的餐廳就要趁着當下,不要猶豫,世間諸般事,當時只道是尋常,回望卻已不可復得。」 灼見名家書摘全文 「日本的餐廳多是家庭式的,體量頗小,主廚一般亦是店東,因此他在出品和用餐體驗方面的決定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每家成功的餐廳都帶着主廚濃重的個人印記,食客對一個餐廳的喜愛,除了菜品本身以外,往往夾雜着對主廚個人魅力的判斷。這是日本精緻餐廳另一個重要特點。由於體量小,預約困難也在情理之中,一家新店在形成了穩定的熟客群體後,逐漸失去接納新客人的意願也變得合情合理。因為一方面客人選擇自己喜歡的餐廳,另一方面主廚選擇可以欣賞和理解自己料理的客人,這是一個雙向建立的過程。」 疫情過後,飲食作家徐成再度踏上日本尋味之旅,並將當中的點點滴滴匯集成文,出版《日本尋味記(一)》一書。 《日本尋味記(一)》作者:徐成定價:$168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細看日本風月文化:保守還是開放?
保守還是開放? 日本在性文化領域上的法規比歐美更嚴格,以影視節目的倫理條款為例,性器官露出的畫面都是禁忌。但另一邊廂,日本的風月文化盛行,更有「情色大國」之稱,和當地保守的法規矛盾卻並存,可說是源於以下幾點。
Skip to content
【點讀】聲音導航帶你穿越日本江戶時代,揭秘壽司的起源與演變
「壽司是極簡的食物,第一口不對,整餐都難下嚥。」極簡的食物如何經歷百年發展後做到極致,成為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料理之一?由資深美食家徐成所著的《日本尋味記(一)》以第一身視角帶你認識東京、京都與滋賀的特色餐廳及名廚故事,並把料理背後的食材選用、烹飪手法、製作理念,以及箇中的文化底蘊也娓娓道來。
Skip to content
【大公報】多吃多讀多下廚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獨善其身是個大問題。社交媒體不停推送我們愛看的內容,逐步把人引入信息繭房中,從而更多的人變得偏執和拒絕更新認知體系,大部分網絡爭吵都不是基於議題本身,而是情緒的發洩和對自我認知的偏執維護,這樣的爭吵毫無意義。與其花大量時間在社交媒體上,不如專注點眼前事,多吃多讀多下廚,熱愛飲食本身,而不是它帶來的附加價值,才是享受飲食的不二法門。」 大公報「飲饌短歌」專欄 飲食作家徐成曾出版《香港談食錄—環宇美食》、《香港談食錄—中餐百味》等著作。徐成認為媒體局的菜單結構、服務及用餐體驗與普通食客拜訪不同,因此他寫過的餐廳都是基於多次自費拜訪,積累足夠素材才會考慮寫作。 徐成將他日本尋味的點滴匯集成《日本尋味記(一)》一書,從餐廳特色、名廚故事和烹飪理念,到食材選用和烹飪手法,乃至日本料理特有的儀式感背後的文化底蘊都娓娓道來。 《日本尋味記(一)》作者:徐成定價:$168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信報】受日本大師磯崎新影響 建築師彭展華書寫十年
近年關注建築、空間的書籍突然多了起來,出年出版,由建築師彭展華(Bob)撰寫的《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以粗獷建築的定義,挖掘香港的歷史,記錄並書寫這一段香港建築文化,備受討論。今年Bob再將多年來文章結集,出版只有掌心大小的《建築文雜》,為什麼?作為今年舉辦,第一屆Open House HK統籌委員之一,他又怎看香港的建築和建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