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眼睛,是躲在你皮囊中的另一個靈魂;還是坦蕩蕩的,在此刻你所凝視的螢幕上方,幽幽的看着你,看着這孤城?

眼睛四處張望,旁觀世間的所有事物,啃食光明,卻詭異地猶如螢火蟲,在黑暗中發光。 米哈第三本短篇小說集《在很久很久以前》,四十九個怪奇故事,都和過去的某一段歷史、某一個神話,或某一則新聞有着雷同的氣息,乃是人類文明無限重複下去的「瘋癲的幻念」。

你好,第一次見面 / 白衣男子 / 世上沒有少了一名瞎子 / 麥子與桂花香 / 比蜜更甜 / 嫁個讀書人 / 箑投鎮的由來 / 長老的因 / 準備就緒 / 撲通三聲 / 戰爭的意義 / 盡孝的郭仔 / 永恆的愛 / 一塊空地 / 妖刀的詛咒 / 昨晚的老婦人 / 沒所謂 / 盜賊與街童 / 兔子家 / 魔法記事板 / 睡 / 天外有仙圈 / 什麼也沒有加進去 / 一個愚蠢而有運氣的人 / 有古怪的書 / 愛之遺囑 / 一對兩條腿的青蛙 / 我不要知道我承受不了的秘密 / 請牽好你的狗 / 一次非常邦格邦格的訪問 / 吊在半空的椅子 / 小紅帽與大灰狼超級特價店 / 真相與假相的公道 / 毛茸茸派對 / 不可能在星期三出世的人 / 甜吻與法仔 / 小小的伎倆 / 精神征服物質 / 英勇殺敵的日記 / 你家的小狗叫什麼名字呢? / 海邊露天餐廳 / 盯著山羊看的人 / 哭泣的小孩 / 預期自我暗示的殺傷力 / 價值八千元的名聲 / 設定的任務已完成 / 往車窗外吐 / 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 懷著鎖匙扣的應援團

……這些故事,你肯定真的只是故事嗎?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作者:米哈
出版社:P.PLUS LIMITED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
定價:$128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讀書雜誌】悲憤漫畫的絕響:秉記廖冰兄在香港
今年四月二十日,歷時十三載整理及編撰《廖冰兄全集》正式面世,二十卷廖冰兄手稿、書信與剪報帶領我們回瞰廖冰兄的漫畫創作生涯七十載。他的「風雨中華」、《自嘲》再現紙端,濃烈的色彩和豪曠的筆觸在白與黑裏激盪,映顯着漫畫家在時代風剝雨蝕下漫長的思考與戰鬥之路。 廖冰兄曾奔赴抗日戰場、曾為和平與民主在香港組織畫展,四年間完成漫畫作品逾三千幅;曾捱著餓夜以繼日地作畫針砭;曾自言「我畫的不是時事漫畫,而是時代漫畫,紀錄了一個漫長的時代…若我的漫畫還有現實意義,那是時代的悲哀!」如此熱血、勤勉、赤忱——這便是廖冰兄,我們景仰和懷念的漫畫鬥士。 全文詳見新一期《讀書雜誌》「書人書事」欄目〈悲憤漫畫中的絕響:兼記廖冰兄在香港〉。《讀書雜誌》(第十六期)現於各大書店有售,電子書經已推出網上購買:https://shorturl.at/w29N3電子書:https://url-shortener.me/3KY3今期推薦書單:https://shorturl.at/DITeR
Skip to content
【讀書雜誌】父親何紫和那時代的香港
俗語有云:「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然而「香港兒童文學之父」何紫卻因童年創傷自醒,長大後憑藉自身努力與學習投身出版,以文字滋養別人的童年。 何紫生於二次大戰日本侵華時期,小時候經歷戰亂,大炮亂轟、屍橫遍野的場面屢見不鮮,直至八歲才正式踏入校園生活。因為家境貧困,何紫無緣接受高等教育,早早便投身社會自食其力。在《兒童報》任職編輯時,何紫亦會在業餘時間撰寫專欄故事。他首次用筆名「何紫」在《華僑日報》發表的兒童小說,憑藉幽默的筆觸與感人的情節擄獲大量兒童粉絲,最終把小說合集出版,從此在兒童文學上筆耕不斷,畢生合共出版近千種兒童讀物。 「何紫一生致力於實踐抱負,以文學為兒童、青少年作真善美的嚮導。這是我作為女兒對他最深切的敬佩!」今期《讀書雜誌》,我們幸得何紫女兒何紫薇親自撰文,帶領我們回顧其父親的出版成就與精彩一生。 全文詳見新一期《讀書雜誌》「文化焦點」欄目。《讀書雜誌》(第十六期)現於各大書店有售,電子書經已推出網上購買:https://shorturl.at/w29N3電子書:https://url-shortener.me/3KY3今期推薦書單:https://shorturl.at/DITeR
Skip to content
【讀書雜誌】慢讀時光,厚養心靈:一位「書癡」的紙本修行
想學跳舞,想學游泳,想學足球,還想嘗試爬山,在上世紀80年代,一位喜愛閱讀的「書癡」會怎麽做?不用想,肯定是查書了。時至今日,授人以漁的指南類書籍依舊多不勝數,只不過,我們現在選擇投奔的「導師」卻是不同模型的AI。 有了AI,老一代的學習方式就過時了嗎?面對閱讀碎片化的現實,資深藝術行政人員茹國烈以自己的讀書經歷撰文,提出為了養護心力同腦力,翻書、唸書及讀完一本書均十分重要。他認為,閱讀不僅提升我們的神經元同步性,還將作者創造的體驗以「心聲」的形式鎔鑄入我們的腦海,形成個體化的內在感受並形塑人格和心理。讀小說可培養同理心;而讀厚書,則相當於進行一場大腦的馬拉松。 細讀紙本更是一種修行:恰宛如一陣馥郁繾綣、令人曠若發矇的咖啡香,攜來品嚐不盡的人生之味——你又準備好開展屬於自己的修行了嗎? 全文詳見新一期《讀書雜誌》「文化焦點」欄目。《讀書雜誌》(第十六期)現於各大書店有售,電子書經已推出網上購買:https://shorturl.at/w29N3電子書:https://url-shortener.me/3KY3今期推薦書單:https://shorturl.at/DITeR
Skip to content
【讀書雜誌】新南方流轉的焦慮或空空蕩蕩
近年來,「新南方寫作」概念在中國文壇和學界漸成氣候。廣東作家陳崇正今年在三聯推出其長篇新作《歸潮》繁體字版,為「新南方寫作」增添又一新文本。長篇小說《歸潮》圍繞潮州碧河鎮梅花村陳氏與林厝圍林氏兩大家族的歷史情誼,講述了從民國到當下三代潮州人的「歸潮」歷程,故事跨度長達百年。 本期《讀書雜誌》,陳崇正撰文《新南方流轉的焦慮或空空蕩蕩》,再思「新南方寫作」這一文學概念和創作實踐。他獨闢視域,從安放於小説文本首尾的序跋出發,以王德威、朱天文、黃錦樹、董啓章等文學名家所寫的序言或評論文章為例,帶我們領略文學江湖內的聲名如何從一本書向另一本書傳遞。繼而他將目光轉向當下席捲全球的人工智能,探討AI時代文學創作新的可能性。 中國之南,亞洲之南,南方之南,「南方」不僅是一個地域概念,它也為「文史哲」做了無限的延伸,帶給我們許多新的啓悟。 全文詳見《讀書雜誌》(第十五期)「華文風采」欄目。《讀書雜誌》(第十五期)現於各大書店有售,電子書經已推出! 網上購買:https://bitly.cx/cy175電子書:https://shorturl.at/REKdz推薦書單:https://bit.ly/3R7wMiJ
Skip to content
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該如何認識世界?
資訊爆炸的時代,人認識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種,但閱讀依然是大眾喜愛的一種方式去探索和理解世界。 平時聽開「五夜講場──歷史係咁話」、「一分鐘閱讀」同「藝文在線等」嘅大家,聽曾卓然講就聽得多,不如今次讀吓由佢所寫嘅新書《閱讀,探索世界的方式》? 《閱讀,探索世界的方式》作者:曾卓然頁數:232頁定價:$98 按此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