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日本二千年
簡介
日本從19世紀後期開始崛起,一舉成長為改變東亞與世界秩序的大國;1945年戰敗後,它很快又再次崛起,如今正走在世界文明發展的前沿地帶。很多西方學者將這一現象稱為「日本的奇跡」。
但從中國的角度看,我們還要繼續追問的是:日本是如何從歷史上中華世界邊緣的蕞爾小邦、一個世界史上籍籍無名的東海小國,轉變為讓世界驚異的存在?日本如何轉變為異於我們的陌生存在?如何理解日本在現代化進程上堪稱卓異的各種表現?
或者說,與西方視線中的日本不同,我們要理解的不是「日本的奇跡」,而是「日本的變異」,是要建立一個理解日本的框架,將日本納入一個可理解的認知體系中。
作者簡介
李永晶
新一代日本研究代表學者。旅日十年,東京大學博士,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員。代表作品:《分身:新日本論》、《友邦還是敵國》、《東京留學憶記》。
目錄
推薦序 李朝津	vii
繁體中文版序言 尋源日本:理解日本的「奇跡」	 xi
導論 變異:日本認知與想像的二重奏	xvii
上篇 變異
第一章 日本的原理	3
東亞 | 造就日本的世界體系	5
風土 | 加拉帕戈斯化的文化起源	12
神祇 | 初民文化的現代異彩	24
文字 | 日本思維樣式的形成	34
文明 | 日本民族的演化機制	45
第二章 日本的奇異性	53
清寂 | 日本社會秩序的美學根源	55
恥感 | 一個生殺予奪的傳統觀念	65
罪孽 | 低犯罪率背後的文化與社會	71
儀式 | 日本文化中的彼岸因素	77
色情 | 日本風月文化的本質	87
中篇 日本二千年
第三章 傳統東亞世界的競爭者(57–1868)	103
倭王受封 | 決定日本命運的歷史時刻	105
大化改新 | 日本自我意識的形成	112
白村江之戰 | 在東亞世界的啼聲初試	121
元寇 | 神國日本的誕生	128
豐臣秀吉 | 圖謀北京的戰國梟雄	136
江戶時代 | 「華夷變態」後的東亞世界	144
第四章 傳統東亞世界的競爭者(1868–1945)	151
甲午戰爭 | 傳統東亞世界秩序的終結	153
中日同盟 | 東亞新秩序的構想	160
二十一條 | 東亞內戰的開啟	168
「滿洲建國」 | 石原莞爾的世界戰略	176
盧溝橋事變 | 東亞世界史的悲劇	185
第五章 近代西方世界的挑戰者(1853–1945)	195
黑船來航 | 從鎖國到開國	197
明治維新 | 觀念的歷史力量	204
日俄戰爭 | 東風壓倒西風	210
帝國戰略 | 作為黃種人的代表	218
太平洋戰爭 | 「歷史被創造出來了!」	225
東京大空襲 | 從重慶開始的因果鏈條	233
廣島和長崎 | 兩個「神國」的對決	240
第六章 近代西方世界的挑戰者(1945–2010)	247
麥克阿瑟 | 上帝派往日本的使者	249
東京審判 | 對舊世界的審判	258
日美同盟 | 東亞世界秩序的重構	265
沖繩 | 被遺忘的「軍事殖民地」	274
日美貿易摩擦 | 日本的第二次戰敗?	285
下篇 現代日本的深層結構
第七章	 現代日本政治的秘密	297
天皇 | 宛如自然一般的存在	299
自民黨 | 實現長期執政的機制	309
行政官員 | 隱性的執政黨	317
政治家 | 武士的後裔	328
日本右翼 | 尊王攘夷的現代回聲	336
第八章 現代日本經濟的邏輯	345
爆買 | 日本商品的民族屬性	347
工匠精神 | 日本商品的人格呈現	354
造物 | 日本生產現場的邏輯	362
企業經營 | 命運共同體的創造	368
日本模式 | 「日本株式會社」的章程	376
福利社會 | 「日本型社會主義」的虛實	382
第九章 日本的困境與未來	389
少子高齡化 | 人口危機的政治議程	391
靖國神社 | 民族國家的原罪	397
戰後體制 | 東亞世界秩序的縮影	404
和平憲法 | 未完的世界主義理想	413
終章	 日本二千年的啟示	421
附論	 我們是誰:從日本的回望	429
附錄	 參考文獻	436
後記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