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玩水之樂,除了是欣賞沿途的郊野好風光,更令人沒齒難忘的,是旅途上發生和遇見的種種趣事。人稱標叔叔的資深行山人士郭志標,繼《香港古道行樂》後,今次將多年的親歷親聞、或道聽塗說的香港自然景觀、田野資料、鄉民閒談,配以圖片和史料,集結成《香港旅聞軼事》一書,與一眾同好分享。

《香港旅聞軼事》每章節精簡易讀,掌故有趣而不失歷史考據。例如作者從郊外遇牛隻一事談起,他回憶七十年代某炎熱夏日,在梅窩偶見一主人餵「牛仔」飲可樂解暑;繼而提到1983年曾發生的往事:一隻年僅17歲的牛隻被屠宰前竟然跪地流淚,感動工人,慈雲閣主持人遂收養該靈牛,還在牠死後為其塑像紀念。有媒體報道此事,坊間稱爲「靈牛」事件,可見動物是有靈性的。標叔叔由是思考:行山時常遇見三五隻流浪牛,牠們的懶散模樣吸引不少行者駐足,然而牛群缺乏監管,不時衍生諸如誤闖農圃、阻塞交通等社會問題。隨着城市發展,郊野與市區距離漸近,人與自然的關係也不斷變化,牛隻問題只是發展過程的縮影。他在書中也多次提及這個情況,如何組織保護行動、制定政策一直是各界議論的重點。

「牛仔」飲可樂

除了接觸自然,探索鄉村也是山旅富有趣味的一環。你曾否想過,新界鄉村與警民關係有多密切嗎?以前山路崎嶇未通外界,村民難以抵抗潛伏山林的不法分子,於是警方在1949年組織鄉村巡邏隊,攀山越嶺到各偏僻村落巡邏。村民感激巡邏隊的盡責,為他們行囊補給,而巡邏隊也不時為村民傳遞市區的新聞、代寫家書、寄信等。彼此互相幫助,有來有往,何嘗不是一段佳話呢?

鄉村巡邏隊探訪村民

香港故事多不勝數,到各處遊覽,總會在腦中生起很多疑問。到底郊外有沒有人騎馬?龍虎山原名不叫龍虎山?海中礁石不止叫「石」,還有其他稱呼?標叔叔以求真求知的態度,走遍本港大小鄉野,記錄行山多年以來的點滴。山友們不妨從書中按圖索驥,享受旅途的樂趣。


《香港旅聞軼事》
作者:郭志標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定價:港幣128元

按此線上購買

《香港古道行樂》
作者:郭志標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定價:港幣128元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噴鼻新冠疫苖的成功原來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港大與北京萬泰生物、廈門大學從研發到應用,利用高度減毒流感病毒作為載體製作抗原的噴鼻疫苗,這一路是如何走過來?原來這要追溯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陳鴻霖的求學經歷,以及前人在三十多年前推動港大與內地大學交流所播下的種子。
Skip to content
棄「醫」從「工」的成功案例
棄「醫」從「工」?望子成龍的亞洲父母,大多都會希望子女從事醫生、律師等專業,寄願他們能過上高薪厚職的生活。已逝港大享譽國際的土木工程和計算力學專家張佑啟教授的家庭也不例外。張佑啟1953年畢業於皇仁書院,手握三科優、全港第六名的成績。為滿足父親的期望,張佑啟入讀港大醫學院,卻一直心繫工程。
Skip to content
沿「香港四徑」探尋山旅之樂
全長298公里的香港四徑挑戰(HK4TUC),是一場山與人的較量,還是一個個人與自然相遇相知的故事?《香港四徑大步走》今天正式上映,紀錄參加者突破自我的過程,同時展示香港的山林之美。 香港四徑挑戰是一個著名的本地越野挑戰,參加者需順序走完麥理浩徑、衛奕信徑、港島徑及鳳凰徑,60小時內完賽會獲得「完成者」稱號,72小時內完賽則為「生還者」。參賽途中不能在路線上標記,沒有支援站,也不允許任何人在山徑上給予補給品,比賽難度極大。 走同一條山路,在各人心中卻有不同的意義。有的人享受沿途上的自然風光,有的人期待旅途上或許發生和遇見的種種趣事,你的山旅之樂又是什麼?人稱標叔叔的資深行山人士郭志標,繼前作《香港古道行樂》大受好評後,將數十年行山軼聞和歷史考證集結成《香港旅聞軼事》一書。當中包括作者或親歷親聞、或道聽途說的香港自然景觀、田野資料和鄉民閒談,例如曾遇見一主人餵「牛仔」飲可樂解暑、「靈牛」事件及新界鄉村警民互相幫助的一時佳話等。除了接觸自然,探索鄉村也是山旅富有趣味的一環,山友們不妨從書中按圖索驥,享受旅途的樂趣。 *所有圖片出自《香港旅聞軼事》 《香港旅聞軼事》作者:郭志標開度:150mm x 210mm定價:$128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新閱會】公眾假期迷思:中國傳統節日一定有假放?
香港的假期制度源自英國在十九世紀所訂立的《1871年銀行假期令》(Bank Holidays Act 1871),所以最初訂立的九天公眾假期主要是銀行和公營機構放假,而且其餘均是西方的節慶或紀念日。儘管香港政府在戰前已開始增加與中國傳統節慶有關的日子為公眾假期,但轉變依然需時。
Skip to content
【編輯推薦】《香江傳奇:一代瞽師杜煥傳奇》
相較於起登得大雅之堂的粵劇、京戲、崑曲,地水南音的命運要顯得黯淡許多:始於清末,由失明藝人傳唱於茶樓、酒肆、花街、煙館之中,雖得有心人奔走搶救,仍不過百年便絕跡矣。「地水」本《易》中一卦,名為「師」,暗表唱地水南音者多身兼相師、瞽師二業,算得上一個小小的江湖隱語,也是個燈謎式的文字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