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書、畫,是中國古代文人作為興趣、閒時消遣的活動。古琴大師蔡德允成長於上海一個優渥的家庭,擁有豐厚的中國文學藝術基礎,對琴樂、詩詞和書法有莫大的天賦和興趣。

在優厚的家庭環境下,蔡德允卻因身陷中國局勢最為動盪的年代,一生在流離中充滿了遊子的鄉愁。十七歲時,蔡德允以優異成績畢業,卻因父親反對而未能如願以償接受大學教育。二十三歲時,蔡德允嫁給來自書香門第的沈鴻來,兩次嘗試後才成功移居香港,數年後探親折返香港時阻礙重重,後來再沒有回到上海。

儘管曾經生活困厄,蔡德允仍熱愛文人藝術,並堅守傳統文人的道德和價值觀,將琴藝傳授年輕一輩,使傳統琴學可以代代相傳,她的門人更於1998年成立德愔琴社,以推廣古琴及發揚蔡德允大師的琴藝和精神。

《中國最後一代文人——蔡德允的琴、詩、書與人生》作者榮鴻曾因學習古琴與蔡德允老師結緣,其後着手撰寫傳記,將蔡德允老師充滿流離與鄉愁的一生記錄下來。《中國最後一代文人——蔡德允的琴、詩、書與人生》為兩人交談的記錄,蔡老師的兒子沈鑒治亦有作事實資料和個人回憶的補充,內容真實準確。

2025年是蔡德允老師一百二十歲的誕辰,但願文字能成為我們接觸中國文學藝術,認識傳統社會與一代文人的橋樑。


《中國最後一代文人——蔡德允的琴、詩、書與人生》
榮鴻曾 著、黃樹志 譯、謝俊仁 校
頁數:248頁
定價:港幣128元
按此網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明報】葉靈鳳的創作起步及藝海書林《葉靈鳳文存卷一.霜紅室隨筆之藝海書林(上下冊)》
《藝海書林》中一些憶舊文章,例如〈《洪水》和出版部的誕生〉、〈《A11》的故事〉,曾經收入北京三聯版《讀書隨筆》,對了解後期創造社和葉靈鳳的編輯工作,相當重要,比較廣為人知……
Skip to content
【讀書雜誌】潮汕家譜與人物塑造——讀陳崇正長篇小説《歸潮》
小說《歸潮》由陳崇正所著,當中講述潮州子民出洋過番,一代又一代的冒險故事。長達一百年、從民國到當下三代潮州人的「歸潮」歷程,如何體現出潮汕文化的精粹?青年作家侯磊在《歸潮》的書評中如此評論: 「在家譜型的人物關係、『今—古—今』的結構和『歸潮』的主旨上,《歸潮》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潮汕文化是個天然的『冰箱』,它保存了許多中華大地上曾經有過,但現在漸漸消失的細節,更始終執著於中國人的家族觀念與家國情懷,這些觀念在生活中的落腳點,就是潮汕地區遍佈的家譜、祠堂、祖墳等宗族文化。祠堂既是最為隆重的祭祀場所,平日裏又可以打麻將或抽水煙,看到先人的牌位,會讓人感到他們從未遠去。而《歸潮》,就是這樣一部讓先人從未遠去的小說。」 全文詳見新一期《讀書雜誌》「文化焦點」欄目。《讀書雜誌》(第十六期)現於各大書店有售,電子書經已推出網上購買:https://shorturl.at/w29N3電子書:https://url-shortener.me/3KY3今期推薦書單:https://shorturl.at/DITeR
Skip to content
【讀書雜誌】悲憤漫畫的絕響:秉記廖冰兄在香港
今年四月二十日,歷時十三載整理及編撰《廖冰兄全集》正式面世,二十卷廖冰兄手稿、書信與剪報帶領我們回瞰廖冰兄的漫畫創作生涯七十載。他的「風雨中華」、《自嘲》再現紙端,濃烈的色彩和豪曠的筆觸在白與黑裏激盪,映顯着漫畫家在時代風剝雨蝕下漫長的思考與戰鬥之路。 廖冰兄曾奔赴抗日戰場、曾為和平與民主在香港組織畫展,四年間完成漫畫作品逾三千幅;曾捱著餓夜以繼日地作畫針砭;曾自言「我畫的不是時事漫畫,而是時代漫畫,紀錄了一個漫長的時代…若我的漫畫還有現實意義,那是時代的悲哀!」如此熱血、勤勉、赤忱——這便是廖冰兄,我們景仰和懷念的漫畫鬥士。 全文詳見新一期《讀書雜誌》「書人書事」欄目〈悲憤漫畫中的絕響:兼記廖冰兄在香港〉。《讀書雜誌》(第十六期)現於各大書店有售,電子書經已推出網上購買:https://shorturl.at/w29N3電子書:https://url-shortener.me/3KY3今期推薦書單:https://shorturl.at/DITeR
Skip to content
【編輯推介】震動日本文壇的四角戀情:谷崎潤一郎何以要讓出自己的妻子?
日本文學大師谷崎潤一郎作品具有頹廢傾向,耽溺於刺激以至變態的感官體驗,以自謂「惡魔主義」自成一家。《春琴抄》迂迴幽玄,固然是其巔峰造極的代表作,但《神與人之間》絕對更能滿足大眾的「八卦」心理👀。 谷崎潤一郎與文學巨匠佐藤春夫於1917年訂交,當時谷崎已有妻室,但夫妻間感情卻不算融洽。後來谷崎更因愛上小姨子,拋棄妻子千代不顧,佐藤好意慰藉,竟與千代情愫漸生。谷崎知悉後,不但未有生氣,反倒大方鼓勵佐藤與千代戀愛,更表示樂意將妻子讓出;後來谷崎因與小姨子感情日淡又反悔不認,佐藤不甘被戲弄,憤而與其絕交,是為「小田原事件」。 十年以後,佐藤聞說谷崎又將要把千代許配給自己的弟子,早已另娶的他馬上趕到谷崎家談判,最後一同在《朝日新聞》上發表公開信,宣佈谷崎夫婦離婚、千代由佐藤迎娶的消息,是為「細君(日文妻子之謂)讓渡事件」。 《神與人之間》正正就發表於兩起「花邊新聞」之間,可以說,這宗震動文壇、糾纏不清且曠日持久的四角戀情,都以自傳體形式被一一記錄,同時作者又以文學的想像,在平行時空裏賦予它與現實截然不同的結局。有趣的是,谷崎將佐藤塑造為一位大善人,精細刻劃出其複雜變化的心理活動,而對於作為其對立面的自己,則明顯是以一種令人厭惡的筆觸,刻劃得奸狡無情。 谷崎筆下的善惡,從來不能簡單地二元切分,在諸如逃家、殺妻預想、下毒等波瀾頻生的情節攪動下,「善與惡」、「神與人」的分際開始變得混濁不清:善人被同化進而墮落為惡魔;惡魔不屑於一己劣行,同時又無可奈何。 《神與人之間》谷崎潤一郎 著、李漱泉 譯頁數:390頁開度:130 × 185 mm定價:港幣108元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虛詞薦書】《飛往無重島》
進入《飛往無重島》的閱讀旅艙前,作者建議要先做一件事? 鷹面女人、長著長頸鹿脖子的男孩、擁有靈魂的衣櫃與雲彩……在無重島這個桃花源中,你將會見到超出想像的城市異象,魔幻鬼馬的浪漫故事。當讀者逐一剝開它們童話般絢麗的港式糖紙,嚐到的會是甚麼? 作者程皎暘在自序中以「沙漏形狀的閱讀旅艙」形容《飛往無重島》的閱讀體驗,一步步帶領大家展開這場文字探險。 按此閱讀《虛詞》報導全文 《飛往無重島》作者:程皎暘頁數:240頁開度:130 x 185 mm定價:港幣108元按此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