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結果新鮮出爐!香港三聯書店蟬聯出版社大獎,得獎作品達九部,當中包括三項最佳出版獎、三項特別獎和六項出版獎。

《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平凡中的不平凡》、《港式日語》分別獲得社會科學、心理勵志和語文學習類最佳出版獎。其中,《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同時拿下「新晉編輯獎」與「市場策劃獎」兩項特別獎,《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則榮獲「書籍設計獎」。此外,《與設計對話:香港三聯書籍設計七十五年》、《香江墨跡——構築香港的書法》等六本書分別獲得不同圖書類目的出版獎。

《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
彭展華
🌟最佳出版獎——社會科學
💫新晉編輯獎
💫市場策劃獎

20組香港粗獷建築及12位建築師的故事。紙質厚薄質感、裝幀結構、文字影象鋪排,均取材自香港粗獷建築的特色美學。

《平凡中的不平凡:香港西餅皇后李曾超群》
梁偉賢、倪耀芝
🌟最佳出版獎——心理勵志

以真實客觀的角度,立體透明的呈現並分析二十世紀香港西餅皇后李曾超群一生的成敗得失,讓讀者重溫值得紀念的傳奇一生。

《港式日語:香港日文大搜查,懷舊、日常、新興300例!》
片岡 新、李燕萍
🌟最佳出版獎——語文學習

追蹤「日本出世、香港長大」的300例詞語,感受語言文化的接觸、融合與演變。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
陳曦成
💫書籍設計獎
✨出版獎——藝術及設計

香港著名書籍設計師陳曦成多年從事書籍設計的經驗與心得,當中的設計公式B=(M×HR)t更是具參考價值的設計理念執行配方。

《與設計對話:香港三聯書籍設計七十五年》
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獎——圖文書

梳理了本店1948—2023年期间重要書籍設計代表作,旨在呈現香港本土書籍設計,及與內地的互動往來中社會思潮和文藝觀念的發展與變遷。

《香江墨跡——構築香港的書法》
黃宣游
✨出版獎——圖文書

本書收錄上世紀三十至八十年代,香港四位著名書法家的書法作品,如招牌、碑記等,亦首次從多方面詳盡記錄了四位書法家的生平事蹟。

《愚公不愚——利氏家族與香港世紀變遷》
王國璋、鄭宏泰
✨出版獎——商業及管理

1924年,利希慎耗鉅資買下一座山,如北山愚公,矢志在銅鑼灣移山、北角填海,闢地建屋⋯⋯一手史料、30多場訪談,鮮為人知卻扣人心弦的利氏家族故事。

《靈隱》
葛亮
✨出版獎——文學及小說

葛亮最新長篇小說,一對父女的故事,與城市輝煌起落同奏共跫,亦映照彼此或隱或現的人生。

《漫漫港歷史》
黃家樑、陳志華
✨出版獎——兒童及青少年

本書專為初接觸香港歷史的讀者而設,精選70個重點史事和相關知識,文筆輕鬆平實,簡單明瞭。

恭喜各位獲獎書籍的作者及整個出版團隊!

好書不嫌多 ,我們正密鑼緊鼓籌備7月香港書展,繼續為大家帶來既值得閱讀又值得收藏的書籍,到時見!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為什麼我們需要實體書?
在數位內容盛行的時代,是什麼令你想擁有一本實體書? 「紙質、觸感、重量、印刷方法——這些元素都是構成實體書獨特體驗的關鍵。如果一本書只是簡單地將數位內容印刷出來,讀者很容易會失去興趣。相反,當你投入心血設計每一個細節,讀者會更加珍視作品。」剛憑籍漫畫《達利書店》獲第五屆香港出版雙年獎出版大獎的本地漫畫家蘇頌文(PEN SO),在由香港藝術中心策劃、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的《路漫漫2025》中剖白自己的創作歷程。 Pen So在參加動漫基地的大師班後正式投身漫畫業,隨後踏上出版之路。他認為實體書必須提供獨特的閱讀體驗。「現在我們像裁縫一樣,可以度身訂造符合自己風格的作品。」Pen So認為,香港漫畫已由過去的工廠式生產,轉變為追求多樣的個人風格創作,在風格、主題或敘事方式上展現獨特性,才是在市場上脫穎而出的關鍵。 對Pen So來說,創作或者就是對實體書的堅持,是長路漫漫的嘗試和實踐。他曾在雜誌專欄中設計過可剪下收藏的信件,為讀者提供一種互動性的閱讀體驗、亦嘗試過結合廣播劇與漫畫展覽,創造沉浸式的故事世界。在2019年製作的「解謎」型漫畫《禁靈書》,Pen So更將紙本與電子科技二合為一,讀者需要透過書中線索和網上資源解開謎題。 香港漫畫,至今仍有一群無分世代,不忘初衷的創作人默默耕耘。最新出版的《路漫漫2025》,透過與超過20位本地漫畫家如Cuson Lo、謝曬皮和文地貓等對談,剖析香港漫畫在21世紀的真實處境及轉型之路。 《路漫漫2025》編者:PRUDENCE MAK、RACHEL LO策劃:香港藝術中心頁數:288定價:$198 按此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