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如居選粹:明式細木家具》 新書發佈及簽名會

金碧輝煌的宮殿、富麗堂皇的家具擺設,還有講究極致奢華的建築風格,中國古代上流社會的審美意趣是否就只有這些?

明朝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在明末至清前時期掀起明式家具的風潮——以花梨、癭木和烏木等珍貴木材製成,強調優美和簡約的線條,突出木材自身的天然紋理。「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顛覆傳統的審美觀,不僅促成一件件藝術品的誕生,更造就當代人講求風雅,祟尚自然的生活品味。

自元朝成吉思汗統一中國後,蒙古文化傳入中國,加上宋代家具配合垂足而坐的高身設計,逐洐生出「交椅」這一家具。交椅是為皇帝和將領等在草原出征或打獵時專設的坐椅,故特點是可「能屈能伸」,原理與現今廣泛應用的折疊家具無異。如此獨特的靈活性使交椅的造工更為講究,扶手和後腿轉彎處等接疊處更需精雕細啄。作為達官貴人的上座,交椅亦漸漸成為權力的象徵,因而有了「第一把交椅」的典故。

明式家具除揉合漢族和外來的文化,亦嘗試將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概念注入在設計中,以衝突碰撞出「和而不同」的獨特美感。一對櫸木螭龍紋圈椅造工簡潔、比例對稱,背後卻蘊藏着不少儒家思想的小巧思,例如椅子向上延伸的中柄,代表着古人步步高陞的寄望,從而達至「天人合一」的期盼。座面下「外圓內方」的壺門券口,亦展示了中國古人處事圓融通達的大智慧。

雖然製作明式家具的精堪手藝早已失傳,但不少古董佳作亦因着有心人的愛護,保存狀況良好,讓我們能實實在在欣賞到一個時代的人文精神與生活美學。

晏如居創辦人、香港著名收藏家劉柱柏醫生繼《明式黃花梨家具:晏如居藏品選》後,再聯同林光泰博士,推出最新珍藏圖錄《晏如居選粹:明式細木家具》,收錄八十一件涵蓋床榻、椅、凳、桌、案、櫃架和香几臺屏的七大類藏品,以饗讀者。早前兩場的新書發佈會,不少同好者都特地到場支持,場面十分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