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舟登岸:長洲殯葬考察行【滿額】
捨舟登岸後,水上人魂歸何處?
《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及的《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作者之一劉銳業博士聯同長洲歷史文化研究者許輝程先生帶大家到長洲參觀義祠、義塚、方便醫院、海濱亭和長洲墳場等,了解香港水上人的殯葬文化。
長洲過往曾是一條興旺的漁村,但常受颱風侵襲,不少漁民葬身大海。這些屍體大多只被隨意下葬,也有不少屍體隨海浪沖至海邊。有見及此,當地居民及組織自發設立義祠、義塚等安放和悼念逝者。時至今天,義祠及義塚的功能逐漸式微,但當地人對逝者的尊重與敬意依然。許輝程先生表示,義祠及各個義塚現今仍有祭祀儀式超度亡魂,希望令逝者得到安息。
時代變遷下,水上人的安葬方式亦有所改變。昔日如有水上人在船上過身,遺體將會送往長洲方便醫院的殮房以辦理後續喪事。長洲方便醫院在1951年修建而成,前期為居民贈醫施藥,後期因經營不善停止營運,現被徵收為政府用地。現時,越來越多水上人傾向火葬。不論土葬還是火葬,只要家屬經濟能力許可,遺體一般會停放在海濱亭完成法事,後運至長洲墳場。位於山頂的長洲墳場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提供土葬墓地、骨灰龕位、紀念花園撒灰以至火葬服務。
「生有所養,死有所葬」以海為家的水上人,在今在昔均以不同的方式回歸大地,覓得「安身之所」。由梁偉強和劉銳業所著的《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除了探討水上人的殯葬文化,亦有講關於不同宗教、文化的殯葬習俗,讀者可以從中窺見死亡足跡,進而思考如何面對人生的「最後一程」。
好書推薦:
1. 《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
作者:梁偉強、劉銳業
人死後,大概都渴望有後人為其處理身後事。香港是一個糅合中西文化、華洋雜處的地方,居住著信仰、背景、種族各異的人,不同背景及年代的逝者,有著不同處理「身後事」的方式。這些種種有關人的後事,是本書的重點。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禁忌行業,透過現今香港殯葬行業的發展及實例個案,為讀者講述更多這個行業的內部迷思;第二部分踏上死亡足跡,主要分析香港不同宗教、文化的殯葬習俗,以及不同社會組織的殯葬功能;第三部分嘗試從死看生,涉及有關死亡文化和社會對死亡的觀點,主要探討一系列香港熱門的生死教育議題。
2. 《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
作者:梁偉強、劉銳業、馬淑茵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出自《莊子.齊物論》。眾生萬物,生死相對。「生」來為「死」做準備,「死」成為「生」的開始。生死流轉,生生不息。
香港社會大眾對「殯儀」的刻板印象,一般都是厭惡、不吉利、靈異、賺大錢……然而,會實際深入了解此行業的人卻很少。「殯儀」作為一門專業,長久以來被社會大眾遺忘、誤解,慢慢變成禁忌話題。
本書三位作者,透過其物流業知識、在殯儀業及社福界多年的經驗及個案,分享遺體運輸、凶宅清理、喪葬禮俗、殯儀業潛規則等行業內部議題,讓大眾一窺神秘的殯儀行業;臨終小故事的分享,亦望讀者能從中能夠思考人生意義,珍惜身邊人。
主辦機構:香港出版總會
籌辦機構:香港三聯書店
主要贊助機構: 文創產業發展處
項目計劃: 「2025香港閱讀+」
- 2025年05月17日 (09:20至13:30)
- 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