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輝煌食住傾之人類學家帶你食圍菜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作者張展鴻教授在上周四帶領一眾讀者到開業六十年、現在一桌難求的金碧酒家,一邊品嚐傳統圍菜,一邊從人類學角度切入介紹相關飲食文化。
錦鹵雲吞、百花釀蟹鉗等菜式,固然富滋味又具情懷,而席間老闆與眾食客唱歌助興,更為該晚上增添濃厚的人情味。老店、老味道,總是讓人魂牽夢縈,究竟一道道可口菜餚是怎樣建構出香港獨特的飲食文化?錯過今次活動的讀者朋友,可以在張教授新著《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中找到答案。
《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從我們平日經常接觸的菜式,例如客家菜、上海菜,以至90年代的香港懷舊美食入手,透過日常觀察,或研究即將失傳的傳統食品的製作方式,由人類學的角度細看本地飲食的社會文化意義。
《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
張展鴻 著、譚宗穎 譯
頁面:152面
定價:港幣128元
- 2024年12月19日 (18:30至21:00)
- 金碧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