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與社會》新書發佈暨座談會
由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及香港三聯書店合辦的《香港歷史與社會》新書發佈暨座談會於6月28日圓滿舉行,並通過深入探討與多元視角,展現了《香港歷史與社會》的學術價值與社會意義。
座談會環節中,作者們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心得:嚴智德博士探討廣九鐵路的歷史意義,蘇載玓博士以「在場感、問題意識、歷史想象力」總結研究歷程,林潔女士聚焦「兩航起義」研究中的檔案分析,王忠明博士反思SARS疫情中香港政府與市民之間的「信心考驗」,李健強博士則探究香港房價高居不下的底層邏輯。專家點評環節,劉蜀永教授肯定本書為「30年合作辦學的豐碩成果」,並仔細討論書中細節,周佳榮教授提出將香港史研究著作加大推廣至內地的期望,張偉保博士與區志堅博士則分別從學術交流與作者群體多樣性的角度,給予本書高度評價。
《香港歷史與社會》集結北京大學與香港樹仁大學合作辦學的三十年研究成果,圍繞「香港歷史與社會」這一主題,依託未刊檔案、中英文報紙和地方誌文獻,聚焦殖民統治、對外關係、醫療衛生、商會學會、經濟運作五大話題。本書由學者與業界資深人士共同撰寫,從多維視角透視香港歷史,為讀者全景呈現城市變遷脈絡。
關於《香港歷史與社會》(上下冊):
享有“東方之珠”美稱的香港,自開埠之後,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實現經濟騰飛,蛻變為馳名中外的現代化大都市。
香港這座城市的發展,是一部充滿挑戰與奇跡的歷史,作為近代中國最早接觸西方文明的窗口,香港以多元包容的城市特點聞名於世:殖民統治的英式印記與移民城市的多樣性,形成中西交融的多元文化;自由開放的貿易體系與高效透明的法治環境,奠定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展現出的多重文明特質,無疑是近代以來世界城市發展的典型案例及歷史研究的理想對象。
本書集結了北京大學與香港樹仁大學合作辦學的30年研究成果,圍繞“香港歷史與社會”這一主題,依託未刊檔案、中英文報紙和地方誌文獻,聚焦殖民統治、對外關係、醫療衛生、商會學會、經濟運作五大話題。作者隊伍有著長期的工作經驗,其中不乏資深的專業人士或閱歷豐富的企業家,他們以“我手寫我史”賦予這部香港史著作較強的實踐性與生命力。
- 2025年06月28日 (10:00至12:30)
- 香港樹仁大學研究院綜合大樓RLB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