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扁舟:見證大時代的調景嶺(增訂版)》新書分享會

1949年新中國成立,大量與國民黨政府有密切聯繫的人員湧入香港。香港政府把暫時棲身於摩星嶺營的人們集體遷往調景嶺,標誌著這個特殊社區的誕生。《孤島扁舟:見證大時代的調景嶺(增訂版)》一書透過整理文獻資料及訪談記錄,同時結合親身見聞,全面記述了調景嶺社區約半世紀的發展歷程,為調景嶺留下完整而生動的歷史見證。是次的新書分享會,將由本書作者劉義章、計超,編者汐爾、徐閏桓,帶領讀者了解調景嶺的前世今生,分享撰寫著作時的趣事。

日期:2025年9月13日(六)
時間:2:30 – 4:00 PM
地點: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九龍尖沙咀彌敦道83-97號華源大廈1樓)
講者:劉義章、計超、汐爾、徐閏桓


講者簡介:

劉義章

在調景嶺成長和完成基礎教育,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和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曾任教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建道神學院;現為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資深書院導師、基督教客家宣教神學院顧問、香港客家福音協會顧問。著有《中國現代化的起步》、《客家宗族與民間文化》(合著兼主編)、《盼望之灣:靈實建基50年》、《情繫調景嶺:二十個嶺上人的故事》(合著)和《香港基督教史(1807–1997)》(合著)等。

計超

1949年生於上海,1961年5月由滬來港定居;翌年5月經將軍澳靈實肺病療養院司務道護士長介紹,入住戴大衛牧師創辦的香港學生輔助會,並就讀區內的信義小學和慕德中學。有感於昔日司務道教士和戴大衛牧師的幫助和牧養,希望能為調景嶺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歷時八年完成基督教見證集《荒原上的遺民:調景嶺的滄桑歲月與愛的軌迹》,並合著《情繫調景嶺:二十個嶺上人的故事》。

汐爾

本書特約編輯。在調景嶺成長的第三代,祖籍山東昌邑,台灣東吳大學法學士。曾在台北與香港新聞界任職逾二十年,包括在《東方日報》擔任記者與副採訪主任,主跑兩岸財經新聞。退役後轉換跑道,目前為資深理財策劃經理。曾合著《Call 119》;合編《情繫調景嶺:二十個嶺上人的故事》、《樂壇教父Uncle Ray》等。

徐閏桓

本書圖片/美術編輯。1983年入職調景嶺鳴遠中學為實驗室技術員,隨著調景嶺清拆,學校遷至坑口校舍繼續服務,直至2023年退休後,仍協助整理校史文物。受「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鳴遠精神感染,喜愛收藏與學校,以至調景嶺相關的資料,冀能為校史及調景嶺歲月記憶留下一點註腳。合著《情繫調景嶺:二十個嶺上人的故事》並任圖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