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image

「得閒撥個輪俾我」——這句盛行於1960至1980年代的經典香港俚語,勾起了一代人對撥輪電話的回憶,見證了電話作為日常通訊命脈的黃金時代。今時今日,人人手握一部智能電話,年輕一代或許知道曾經有撥輪電話,但多從未看過,更未接觸過這個產品。
適逢香港電話公司成立100週年,「撥個輪 — 香港電話珍藏展」誠邀大家走進時光隧道,欣賞香港電話收藏家、《香港電話——早期電話史與原理》作者羅肇忠先生(Uncle Sam)的珍貴收藏。展覽由即日起(9月3日)至9月29日假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舉行,呈獻1900至1980年間的經典電話、電話簿及黃頁等珍品,重現1960至1980年代香港的通訊生活面貌,帶大家探索「撥個輪」與「打電話」背後的歷史故事,以及香港電話文化的獨特魅力。
 
Uncle Sam二十餘年專注從各處收藏不同製造商、產地、型號的舊式有線撥輪和按掣電話,藏品涵蓋1900至1980年代曾於香港使用過的各款電話;加上他曾是香港電話公司的維修員,精通電話維修知識,對電話於香港的發展歷程和技術富有研究。由Uncle Sam所著、於今年5月出版的《香港電話——早期電話史與原理》亦聚焦於此,以他大半生的知識和經驗,圖文並茂回顧香港電話歷史,講解背後的操作原理和知識,並透過圖錄的方式重現昔日電話懷舊或鮮明的色彩,以及帶出電話與當時社會的種種,最後略談近代通訊發展技術。翻開此書,有如親臨電話博物館,讓我們藉作者的眼睛,「重新」認識香港電話,使它不致在歷史巨輪下靜靜地消失。
 
今次「撥個輪 — 香港電話珍藏展」展覽把《香港電話——早期電話史與原理》裡的三大重點放於場內的不同樓層:地下以超過二十部珍藏展現電話在物料、顏色和設計造型的演變;閣樓透過黃頁、電話帳單以及舊日廣告等紙本藏品探索上世紀60至80年代香港通訊號碼的變遷、香港電話公司收據的設計改變,以及香港電話於香港或亞洲的參與及影響。;一樓則透過1900至1980年間多部經典電話,由木箱電話至亞加力膠電話;以及解構電話的內部零件及電路,了解電話的基本構造及原理,旁及上世紀與電話息息相關的行業。除此之外,展覽也設有50年代電話亭打卡位和撥輪電話發聲裝置,開啟或重啟公眾對電話的回憶。
 
策展人梁嘉慧表示:「Uncle Sam 有著曾於香港電話公司工作25年,熟知電話內部以至整個日常通訊的歷史背景,正如一本『活字典』,解答了我不少疑惑,也深深感受到撥輪電話不只是一個產品,更承載了一代人對撥輪電話的回憶,見證電話作為日常通訊命脈的黃金時代。」Uncle Sam提到,今次展覽和出版有兩個意義:「第一,我能有機會和大家分享各種有關香港電話公司的舊物,包括電話機及週邊物品;第二,適逢今年是香港電話公司一百週年紀念,意義重大。」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5年9月3日至9月29日
開放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9時
展覽地點: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尖沙咀彌敦道83-97號華源大廈地下25號舖及1樓全層 ,港鐵站A1出口轉右)
*展覽免費入場

連結:展覽活動頁

連結:展覽現場、藏品相片(介紹請見檔案名)、海報下載及圖書資料

連結:《香港電話——早期電話史與原理》詳情及試讀

 

傳媒聯絡
香港三聯書店市場部:market@jointpublishing.com(何小姐)

 


 

關於展品收藏家、《香港電話——早期電話史與原理》作者
羅肇忠先生 Uncle Sam
1969年加入香港電話公司從事維修工作,把25年中所見所聞,編寫成書,希望與大家分享有關香港電話的發展歷程。搜集資料工作至今仍在繼續,希望將這本書的內容變得更加充實。
 
關於策展人及製作團隊
梁嘉慧(Eva,策展人)、李朗賢(Brian,製作團隊)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專修產品設計,熱衷於社會議題、城市與社區設計。他們於2022年合作創作《Grey Sculpture》,入選deTour 2022展覽,展現設計與社會對話的潛力。2023年,他們的作品《Inner Hearing of Island》於船到橋頭生活節展出,探索空間與感官體驗。Brian專注於參與式設計,積極推動社區協作,創造具影響力的設計方案。Eva擅長策展與活動統籌,以細膩而高效的方式實現項目願景。他們的互補專長融合創意與社會關懷,通過設計挑戰空間與人際互動的傳統觀念,持續打造具社區影響力的創新項目。

 


 

特別鳴謝

「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主辦機構:
香港出版總會有限公司

「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贊助機構:
文創產業發展處

「撥個輪 — 香港電話珍藏展」合辦機構:
利文出版社、三聯書店

展品收藏家:
羅肇忠先生 Uncle Sam

策展人:
梁嘉慧 Eva Leung

製作團隊:
李朗賢 Brian Lee

 


《香港電話——早期電話史與原理》獲第三屆「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資助。該計劃由香港出版總會主辦、文創產業發展處資助。

「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的免責聲明: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僅為本項目提供資助,除此之外並無參與項目。在本刊物內(或由項目小組成員)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均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創產業發展處、「創意智優計劃」秘書處或「創意智優計劃」審核委員會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