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說:麥手成規〉展覽 從木家具工藝延續「香港製造」的未來想像
不同世代的香港木匠如何以工藝回應當下生活的使用需求?
透過木家具的創作與展示,思考「香港製造」的功能價值和情緒價值。
香港木家具工藝擁有深厚文化歷史和獨特發展,見證城市經濟起飛,也是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隨著社會現代化的進程,香港木家具工藝漸漸被遺忘。
由P.PLUS LIMITED出版的《木匠說》,不僅是一部記錄香港木家具工藝的出版物,更是一道通往木匠工藝世界的傳送門。作者草途木研社翁泳恩、建築師梅詩華,聯同設計研究者徐巧詩,走訪不同年代的老中青香港木匠和設計師,以匠人的工藝故事為主軸,編織出一系列「香港製造」的木家具篇章,呈現香港木工藝的歷史脈絡、匠心匠藝與文化精神。是次展覽〈木匠說:麥手成規〉乃是書中對本地木工藝的關注與創意實踐的延續,策展團隊邀請資深明式家具匠人麥貫權師傅及其門生,共同設計並製作五組木家具作品。作品融合明式家具的工藝美學與創新思維,回應現代生活的空間限制、使用需求與物料選擇。麥師傅勇於突破傳統,曾以香港本地樹木製作明式家具,亦為兒童設計圈椅版本,展現其深厚技藝與對工藝未來的想像。透過木家具的創作與展示,我們重新想像「香港製造」的未來,讓非物質文化在創新實驗與多元形式中延續與傳承。
展覽作品採用傳統榫卯結構與明式家具木工藝技術,並融入現代想法,回應當代空間與生活使用需求,包括以黑胡桃木及在地木材製作明式圈椅和家品、嘗試為兒童設計的小型圈椅、設計適合蝸居空間的儲物樟木櫳坐具,結合中西美學的簡約方凳,以及多款小型家品如燈具、傘架與寶盒等,展現匠人對材料、生活與工藝美學的創新思維。
工藝是一生的修行,是雙手創造的實在感,也是連結人與人、分享信念的橋樑。因此,展覽亦把《木匠說》書中的「餐桌聚會」形式延伸,邀請木匠、設計師、工藝達人、建築師與公眾圍桌而坐,進行分享對話與交流,讓觀眾不僅欣賞木工家具作品,更能親身參與一場關於木工藝的文化聚會,感受匠人精神與創意火花。
〈木匠說:麥手成規〉展覽不只是工藝的展示,更是香港木家具文化的延續與再創。每一道榫卯,都是匠人與城市共同書寫的故事;每件家具,都是生活與美學的深度對話。
展覽資訊
木匠說:麥手成規
展覽日期:2025年9月12日至10月13日(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開放時間:11:00 – 19:00展覽地點:九龍深水埗通州街280號DX設計館三樓物料館(從二樓進入)
*展覽免費入場
連結:展覽相片(介紹請見檔案名)、海報下載及圖書資料連結
連結:展覽活動頁
連結:《木匠說》詳情及試讀
傳媒聯絡
香港三聯書店市場部:market@jointpublishing.com(何小姐)
展品精選簡介
- 麥貫權師傅與門生Anthony作品:兒童圈椅
這張迷你版中式圈椅,是麥師傅的心願實踐:「小朋友是未來的主人翁,應該設計更多適合他們的家具。」作品不僅是成人圈椅的縮小版,更從兒童身形與使用習慣出發,重新調整座高、比例與角度,並精細處理榫卯結構,展現匠心與設計思維的融合。 - 新生代香港木匠作品:香港樹系列
在城市與自然交錯的香港,木匠工藝不只是技術的延續,更是對土地、材料與文化的回應。新生代木工藝術家吳鋌灝(Roy Ng)與創作單位 ZOU-MAT(造物)透過創新設計與本地木材的運用,展開一場關於「香港樹」的創作實驗。
樹倒花開-木工工藝師、藝術家吳鋌灝(Roy Ng)作品
木盤,能否成為展現本地木材天然紋理的載體?藝術家吳鋌灝以常見瓷碟為原型,結合電腦繪圖與CNC切割技術,探索花形木碟盤的製作可能性。四瓣、十二瓣、二十瓣……盤邊形狀隨數值變化而轉化,開啟多種造型實驗的可能。作品選用本地樹木,包括細葉榕、小葉欖仁、龍眼等,每種木材皆展現獨特紋理與質感。每一件木盤,都是獨一無二的自然印記,也是對樹木生命的延續與再創。
木當真-矮凳計劃-木工工藝師、藝術家吳鋌灝(Roy Ng)作品
在這項持續進行的矮凳計劃中,吳鋌灝製作多張同款但選用不同木材的凳子,實驗各種樹木的材質、強度與重量,當中包括北美和香港本地樹的不同木材,觀眾可親身坐下體驗,甚至提起凳子,感受木材的重量差異與紋理細節。
〈The Divide〉- ZOU-MAT(造物)作品
〈The Divide〉以東京街周邊地形為創作背景,將自然景觀的抽象片段引入展覽空間。作品透過數位製造與手工雕塑技術,呈現一系列分層的景觀抽象,揭示那些在日常經驗中不易察覺的空間實體。這不只是地形的再現,更是對城市與自然界限的重新思考。
展覽期間活動資訊
《木匠說》師傅有約系列 – 買本書嚟讀書會
「有木匠,工藝就在。」家具木工藝與香港歷史、城市生活環環相扣,每位木匠由自身學習成長到工作都有滿滿的故事,為了分享書本的受訪木匠故事,我們將《木匠說》書中的餐桌聚會形式搬進展場,邀請書中受訪問的木匠、設計師、工藝達人等圍桌而坐,分享對香港木工藝的經驗,讓讀者親歷讀書會的現場,一起想像和思考香港木工藝未來。
第一場
日期:2025年9月14日(日)
出席講者: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院長(資源及基建)及副教授李宇軒博士、Milk Design創辦人利志榮與〈木匠說:麥手成規〉策展團隊
第二場
日期:2025年9月28日(日)
出席講者:木工工藝師、藝術家吳鋌灝(Roy Ng);〈木匠說:麥手成規〉策展團隊
時間:15:00-17:00
地點:九龍深水埗通州街280號DX設計館三樓The Chamber
名額:每場30位
費用:1) 買書組合-港幣$188(包含《木匠說》一本,贈送《木匠說》限量版香港木明信片系列);或 2) 自攜《木匠說》組合-港幣$50(贈送《木匠說》限量版香港木明信片系列,需自攜《木匠說》參與活動)
《木匠說》師傅有約系列 – 同師傅飲茶
「與師傅飲茶」是老中代木匠聚會的活動,我們將會安排大家與香港本地木匠師傅們見面的活動,讓對香港木家具工藝深感興趣的讀者們、朋友們與書中的師傅們飲杯茶、傾個計,與木匠們交流他們的成長和木藝故事。
第一場:師傅有約系列 – 與林池師傅飲茶
日期:2025年10月4日(六)
講者:林池師傅
第二場:師傅有約系列 – 同木匠飲茶
日期: 2025年10月12日(日)
講者:《木匠說》作者、草途木研社翁泳恩與麥師傅門生們
時間:15:00-17:00
地點:九龍深水埗通州街280號DX設計館三樓物料館
名額:每場15位
費用:1) 買書組合-港幣$188(包含《木匠說》一本,贈送《木匠說》限量版香港木明信片系列);或 2) 自攜《木匠說》組合-港幣$50(贈送《木匠說》限量版香港木明信片系列,需自攜《木匠說》參與活動)
關於參與展覽的香港木匠
麥貫權師傅 – 資深木家具匠人
麥貫權師傅是香港碩果僅存的明式家具木藝維修師傅,現為家具店的首席木工,負責復修各類型傳統硬木家具。憑著精湛的手藝,令不少饒有歷史的家具經他復修後再代代相傳。
麥師傅十五歲開始在土瓜灣一家具工場由基本工開始學師,至今幾十年來和中式傳統家具結下不解緣,經手的家具亦由尋常家具,慢慢變為拍賣級別的上乘古董。練得一手絕活的麥師傅,退休之齡將至,心願是希望能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他多年來在草途木研社開班教學,今年首次與門生們展出新明式家具作品。臉書專頁:木藝之緣
木工工藝師、藝術家吳鋌灝(Roy Ng)
吳鋌灝是一名裝置藝術家及木工工藝師,在二零零八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他在火炭設置一所設計室及工作室,專注於製作木工、雕塑及機動裝置創作,亦同時協助不同藝術家製作立體作品。透過作品糅合機械科技及現存物,探討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近年專注於本地木材回收再轉化成公共戶外家具,由原材料處理到設計和生產,實踐在地製造的理念,作品見於香港不同公共空間。
ZOU-MAT(造物)
ZOU-MAT是一家位於香港的設計製造工作室。團隊成員接受過建築培訓,同時也自學成為製造商。我們的作品涵蓋文化產品、家具和室內設計等多個尺度。
與客戶和合作夥伴共同探索設計,通過積極製作,我們在跨學科對話中培養創意,並利用數位製造技術實現概念的可能性。通過研究和原型製作,我們主要關注並堅守對細節和工藝的追求。我們相信,只有通過對材料和製造工藝的實用和親手方法,才能實現最佳設計。
關於策展團隊
翁泳恩(Yan)
木藝匠人,草途木研社、MADE共同創辦人,於法國修讀視覺傳達,期後再前往台灣學習細木工,回港後與不同的師傅研習木藝,於2017年創立草途木研社,分別在社區和木藝之間遊走,2023年品牌更新為MADE,思考工藝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讓人們重視樹木資源,看見工藝之美,本地之美。創作過程中以想像、組織、製造原型以促成作品的誕生。作品讓人們以不同方式去感受工藝的獨特性,旨在將可持續木材轉化成可持續生活方式,從過去、自然和本地社區讓智慧重現。透過運用可持續來源,在香港從工藝創作中帶來喜悅。
梅詩華(Sarah)
一口設計工作室及一口舍群聯合創辦人兼設計總監,於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畢業,其後在英國取得建築碩士學位,現為香港註冊建築師。負責項目包括西貢海藝術節、屯門兆禧運動場、設計#香港地創意營造灣仔計劃、城市藝裳計劃「樂坐其中」跑馬地公眾藝術座椅及港澳視覺藝術雙年展。Sarah關注工藝和設計在生活的結合,期望用設計把工藝智慧和故事留下。
徐巧詩(Ire)
設計編輯、研究員及策展人,Talking Hands 工作室創辦人。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文學碩士(2006)及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榮譽)文學士(2003)。曾任職於《明報周刊》、《明日風尚》、《CREAM》等雜誌。自2015年起與多個媒體、文化機構及設計師合作,策劃多項創意計劃、展覽及活動。代表項目包括:「北魏真書計劃」(與字體設計師陳濬人合作)、港台電視節目《設計日常》系列、以及於大館古蹟及藝術館舉辦的公共教育計劃〈SHIFTING:知識的轉移:表演美味〉,該項目榮獲日本2020年Good Design Award。近年策展項目包括:香港設計中心DX設計館〈EVERYDAY+常物〉(2025)、 與南豐集團AIRSIDE Gate33藝文館聯合策展的社區藝術展覽:〈愛你一萬字〉(2024)。
關於《木匠說》
一枱一椅,是家居生活的基本必需品;其背後的匠人工藝、製作產業,也是一個地方,甚至一個城市的重要經濟、文化傳統和創新基礎。香港木家具工藝擁有深厚文化歷史和獨特發展,見證城市經濟起飛,也是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隨著社會現代化的進程,香港木家具工藝漸漸被遺忘,木匠翁泳恩、建築師梅詩華,聯同設計研究者徐巧詩,走訪了不同年代的老中青香港木匠和設計師,以他們自身工藝故事為主幹,記錄了一系列木家具的「香港製造」故事。當中除了傳統中式和西式木家具工藝外,還有木匠的獨門心得,分享他們對物料關懷、工藝培養、傳承創新的想法,是一本訴說香港記憶、木匠精神與未來的文化誌。詳情及試讀
特別鳴謝
「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主辦機構:香港出版總會有限公司
「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贊助機構:文創產業發展處
《木匠說》出版機構:P.PLUS LIMITED、香港三聯書店
〈木匠說:麥手成規〉展覽協辦機構:香港設計中心
〈木匠說:麥手成規〉展覽場地伙伴:DX 設計館
《木匠說》獲第三屆「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資助。該計劃由香港出版總會主辦、文創產業發展處資助。
「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的免責聲明: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僅為本項目提供資助,除此之外並無參與項目。在本刊物內(或由項目小組成員)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均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創產業發展處、「創意智優計劃」秘書處或「創意智優計劃」審核委員會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