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規矩頌——唯識初探(第三版)
簡介
《八識規矩頌》為佛教唯識學的綱要之一,是玄奘法師圍繞唯識論的重點所作的偈頌,可作為修習唯識入門的論作。
本書通過對《八識規矩頌》的逐句講解,探究有情眾生的覺知、認知、情緒、人格、行為和人際關係等眾多領域,詳盡闡明唯識學的義理,使學佛者能夠理解佛法,透過心識認知萬物,達到用心生活、清淨煩惱的目的,進而探索生命價值,獲得美滿幸福的人生。
目錄
第一章:唯識學與《八識規矩頌》
一、題前漫談 2
二、唯識學所依據的典籍 9
三、本頌作者:唐三藏玄奘法師 11
四、本頌著作緣起 19
五、釋頌題:《八識規矩頌》 21
六、頌文結構概說 29
第二章:正釋頌文
一、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37
性境現量通三性 37
眼耳身三二地居 52
徧行別境善十一 60
中二大八貪嗔癡 96
五識同依淨色根 98
九緣七八好相鄰 100
合三離二觀塵世 112
愚者難分識與根 113
變相觀空唯後得 115
果中猶自不詮真 117
圓明初發成無漏 118
三類分身息苦輪 119
二、第六識:意識 122
三性三量通三境 126
三界輪時易可知 130
相應心所五十一 133
善惡臨時別配之 136
性界受三恒轉易 138
根隨信等總相連 140
動身發語獨為最 142
引滿能招業力牽 145
發起初心歡喜地 148
俱生猶自現纏眠 154
遠行地後純無漏 155
觀察圓明照大千 157
三、第七識:末那識 161
帶質有覆通情本 162
隨緣執我量為非 165
八大徧行別境慧 168
貪癡我見慢相隨 168
恒審思量我相隨 174
有情日夜鎮昏迷 179
四惑八大相應起 179
六轉呼為染淨依 180
極喜初心平等性 185
無功用行我恒摧 188
如來現起他受用 190
十地菩薩所被機 190
四、第八識:阿賴耶識 194
性惟無覆五徧行 194
界地隨他業力生 194
二乘不了因迷執 202
由此能興論主諍 202
浩浩三藏不可窮 204
淵深七浪境為風 204
受熏持種根身器 207
去後來先作主公 218
不動地前纔捨藏 222
金剛道後異熟空 222
大圓無垢同時發 226
普照十方塵剎中 226
第三章:總結八識及補充資料
一、總結八識 230
二、三性 234
三性的互相關係 237
三無性 238
判教 242
結語 243
三、五重唯識觀 245
遣虛存實觀 246
捨濫留純觀 248
攝末歸本觀 250
隱劣顯勝觀 251
遣相證性觀 252
附錄
加拿大國際佛教觀音寺簡介 256
作者簡介 258
作者
觀成法師
香港出生,畢業於多倫多大學,獲經濟系學士及工商管理學碩士,曾任加拿大執業會計師(CPA, CMA),於1999年放下萬緣,剃度出家。
- 1981 年,在加拿大卑詩省列治文市(Richmond, B.C.)創建了國際佛教觀音寺。
- 2010年,在香港成立戒定慧講堂,作為在東南亞地區弘法講經、放生、扶貧助學、參與香港書展及進行法寶流通等的活動基地。
- 2013 年,在加拿大温哥華寶雲島(Bowen Island)沿海創建寶雲禪寺及海傍精舍。
多年來,觀成法師以普通話、粵語及英語弘揚正信佛法,出版了眾多中文著作及英文法寶,並經常舉辦佛教演講,座無虛席。於國際網絡上,其作品已累積千萬點擊率,促進了佛法的交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