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史

  • 劉敦楨
立即購買
出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年07月02日
ISBN 9789620457128
分類

簡介

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國古建築在世界上形成了獨特的建築體系,在世界古代建築史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本書簡要而系統地敘述了我國自原始社會至明清時期古代建築的發展和成就,引證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實物記錄,涵括住宅、園林、官式建築、陵墓祠廟、都城、橋樑等相關建築記錄及分析,對建築歷史研究工作和建築教學工作都具有參考價值。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自然條件對中國古代建築的影響 002
第二節 中國古代建築發展的幾個階段 003
第三節 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 005

第一章
原始社會時期的建築遺跡
第一節 原始人群的住所 030
第二節 仰韶文化的建築遺跡 030
第三節 龍山文化的建築遺跡 034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時期的建築(公元前21世紀—前476年)
第一節 夏——中國奴隸制國家的誕生 040
第二節 商朝的宮室和陵墓 040
第三節 西周和春秋時代的建築 048

第三章
戰國、秦、兩漢、三國時期的建築(公元前475—公元280年)
第一節 戰國到三國時期社會的變動和建築概況 054
第二節 城市的發展 055
第三節 秦、漢、三國的宮室 064
第四節 住宅 066
第五節 陵墓 068
第六節 秦萬里長城和漢長城 080
第七節 建築的材料、技術和藝術 082

第四章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建築(公元265—589年)
第一節 兩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的變動和建築概況 104
第二節 都城及宮殿 105
第三節 住宅 108
第四節 寺和塔 111
第五節 石窟的建築和雕刻 117
第六節 陵墓 125
第七節 建築的材料、技術和藝術 129

第五章
隋、唐、五代時期的建築(公元581—960年)
第一節 隋、唐、五代時期社會的變動和建築概況 142
第二節 隋、唐的都城與宮殿 143
第三節 住宅 154
第四節 寺、塔、石窟 159
第五節 陵墓 190
第六節 安濟橋 196
第七節 建築的材料、技術和藝術 200

第六章
宋、遼、金時期的建築(公元960—1279年)
第一節 宋、遼、金時期社會的變動和建築概況 216
第二節 城市與宮殿 218
第三節 住宅 226
第四節 祠廟及寺、塔、經幢 233
第五節 陵墓 281
第六節 《營造法式》 290
第七節 建築的材料、技術和藝術 297

第七章
元、明、清時期的建築(公元1271—1840年)
第一節 元朝社會的變動和建築概況 324
第二節 元大都和大都宮殿 326
第三節 元朝的宗教建築 328
第四節 明、清時期社會的變動和建築概況 346
第五節 明、清的都城及宮苑 348
第六節 明代的萬里長城和海防據點 381
第七節 明、清一般城鎮、住宅、園林及家具陳設 394
第八節 明、清的壇廟建築和陵墓建築 442
第九節 明、清的宗教建築 459
第十節 元、明、清建築的材料、技術和藝術 510

附錄
附錄一 注釋 519
附錄二 中國歷史年表 530
附錄三 歷代尺度簡表 532

本書編寫過程 533

編者簡介

劉敦楨(1897-1968)
現代建築學家、建築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中國建築教育及中國古建築研究的開拓者之一。畢生致力於建築學教學及發揚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著重民居和各地古建築調查,創辦中國建築研究所。著有《中國住宅概說》、《中國古代建築史》、《蘇州古典園林》等專著。

名人推薦

梁思成、劉敦楨是兩位真正的大師,中國建築文化的雙子星。我們年輕時曾經隨侍一時,私下裏作過比方,說他們就像是李白和杜甫,一個偏浪漫主義,一個嚴肅厚重。
——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原所長王世仁

他(劉敦楨)主編的《中國古代建築史》是目前最具權威性的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發展的專著,由於劉敦楨、梁思成兩位先生以及他們所領導的科研隊伍數十年的不懈努力,使我國建築史學科已經形成為一個具有相當深厚的學科基礎和可觀成就的學術門類,已經徹底改變了中國傳統由外國人來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由外人來撰寫的落後狀況,把研究這門學問又搬回了中國。這是一個歷史性的、偉大的變化。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潘谷西,《劉敦楨建築史論著選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