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局中的機遇--全球新挑戰與中國的未來

  • 鄭永年
立即購買
出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3年09月06日
ISBN 9789620453168
分類

簡介

本書為著名學者鄭永年先生關於中國研究的最新力作。

當世界迎來大變局,中國未來經濟、政治當如何在風浪之中捕捉機會與空間?

面向國內:
如何科學準確地理解雙循環?
為何說需警惕“封閉”,應堅持開放?
如何躲避陷阱,面對日趨複雜的挑戰?
……
面向國際:
世界為何變得如此憤怒?
如何正確認識當下複雜的國際形勢及疫情後的世界格局?
中國應如何應對美國打壓?
未來中國如何與美國共存?
……
作者立足於後疫情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發展格局,對中國面臨的前述挑戰與機遇進行詳細闡述,為中國未來發展道路提供探索思路,為中國如何通過競爭國際規則制定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並且在國際治理過程中扮演一個大國應有的角色提供專業分析,給當下與未來以指引


作者簡介

鄭永年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政治經濟研究院名譽院長。《亞洲政治經濟評論》(The Asian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主編,羅特里奇(Routledge)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China Policy Series)主編,世界科技書局(World Scientific)“當代中國研究叢書”(Series on Contemporary China)共同主編。

目錄

自序 / V

第一章 新發展格局與雙循環
中國當前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 003
保持雙循環至關重要 / 009
科學準確地理解雙循環 / 016
中國作為海洋大國需要國際大循環 / 023
做強內需並堅持開放,就會有新繁榮 / 035
世界大變局與中國創新的未來 / 041

第二章 發展新引擎:灣區發展邏輯
粵港澳大灣區與中國的未來 / 053
粵港澳大灣區與制度創新 / 065
“雙循環”、RCEP與大灣區的未來 / 072
灣區龍頭深圳能夠形成何種借鑒意義? / 078
深圳的使命與改革目標 / 084
特區之“特”,是責任不是特權 / 091

第三章 立足當下,認清機遇與挑戰
未來10年,中國不能掉入這兩大陷阱 / 101
警惕“封閉”,中國應堅持開放 / 107
社會制度的建設已刻不容緩 / 115
國家與發展:探索中國政治經濟學模式 / 125
社會層面,警惕個體道德下沉 / 138
“政治想象力”與中國前途 / 145
文化中產與中國經濟的未來 / 153

第四章 中國的世界圖景
中國崛起開啟新的世界歷史 / 163
印度崛起不見得對中國不利 / 170
世界為何變得如此憤怒? / 180
西方民主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188
世界越亂,中國越要穩 / 196
穩定的中國是這個充滿不確定的世界的最大穩定源 / 203

第五章 全球發展新變量:疫情之後的世界
疫情與全球政治危機 / 209
疫情與制度之爭的謬誤 / 217
中西“抗疫”話語權之爭的謬誤 / 225
抗疫核心是政治與科學的關係 / 233
“超級全球化”與人道主義危機 / 241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城市治理走向 / 249
美國頻繁“退群”意味着現存國際秩序的倒坍 / 255
在疫後世界版圖中,中國會是什麼樣的角色? / 263
疫情之後,中國應發力“軟基建” / 276

第六章 看清局勢,看懂美國大選後的邏輯
跌宕起伏的大選:美國到底怎麼了 / 283
特朗普走了,但特朗普的“遺產”仍在 / 290
拜登對華將是可預期的理性強硬 / 297
美國現在的“憤怒”很沒道理 / 301
警惕美國大選的危機給中國帶來衝擊 / 307

第七章 聚焦:未來如何與美國共存?
大變局中的中美關係新趨勢 / 315
中美兩國在爭些什麼? / 318
美國敵對情緒延續,中國該如何應對? / 325
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打壓? / 331
中國須丟掉幻想,避免對美誤判 / 338
中國今後如何與美國共存 /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