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之治:“五位一體”視角下特區政治體制運作研究
簡介
澳門特別行政區自回歸以來,成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一國兩制”典範。本書基於回歸之後“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經驗之上,從政治根基、行政支撐、法治保障、物質基礎、社會支撐五個領域構建“五位一體”的分析框架,並結合澳門最新實例,系統深入地研究澳門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有效運作的條件和基礎。本書不僅研究了澳門成為“一國兩制”典範的因由,還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為新時代黨和國家推進“一國兩制”事業和推動國家統一大業提供可以借鑒的實踐經驗。
目錄
序言 i
第一章
研究回顧與分析框架 001
第一節 研究回顧與簡要述評 002
一、多維視野下的“澳門之治”研究 002
二、研究述評 007
第二節 分析框架建構 008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013
一、研究內容 013
二、研究方法 014
第二章
澳門特區政治體制有效運作的政治根基 017
第一節 堅持“一國”原則與“兩制”差異有機結合 018
一、基本法有關“一國”與“兩制”的規定 019
二、正確處理“一國”與“兩制”的內在關係 019
第二節 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與特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 022
一、中央全面管治權與特區高度自治權的內涵要義 022
二、中央全面管治權與特區高度自治權的內在聯繫 023
第三節 堅持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澳人治澳”根本原則 025
一、“愛國者治澳”的概念內涵與重要性 026
二、“愛國者治澳”與澳門社團培養政治人才 028
第三章
澳門特區政治體制有效運作的行政支撐 033
第一節 澳門特區權力來源及行政主導制的內涵 034
一、從憲制層面看澳門特區權力來源及行政主導制 034
二、澳門特區實施行政主導體制的原因 036
三、行政主導下三權協調的影響與效果 038
第二節 行政主導體制下行政與立法、司法的關係 039
一、行政與立法的配合與制約 040
二、行政與司法的配合與制約 044
第三節 澳門公共行政改革與特區政府施政舉措 046
一、澳門公共行政改革的階段歷程 046
二、澳門特區政府重要施政舉措 048
第四節 提升特區政府管治能力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053
一、澳門特區政府管治能力面臨的問題 053
二、有效提升澳門特區政府管治能力的路徑 056
第四章
澳門特區政治體制有效運作的法治保障 061
第一節 澳門特區處理憲法與基本法關係的實踐 064
一、尊重以憲法和基本法為基礎的特區憲制秩序 064
二、本地立法工作與維護國家憲制責任相結合 065
三、開展憲法和基本法的宣傳教育 067
第二節 澳門特區法律制度不斷健全完善 068
一、澳門法律當地語系化任務基本完成 069
二、澳門法律改革及現代化持續推進 073
三、建立一套全面而完整的法律體系 076
第三節 澳門現行法制運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路徑 078
一、澳門現行法制運作存在的問題 079
二、加強澳門特區法治保障的優化路徑 083
第五章
澳門特區政治體制有效運作的物質基礎 087
第一節 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與澳門特區政治體制 090
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090
二、澳門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091
第二節 澳門特區經濟發展現狀與問題 093
一、產業結構層次相對單一 094
二、受到土地資源空間制約 095
三、區域政策使用有所不足 096
四、人才引育政策相對滯後問題 097
第三節 促進澳門特區經濟繁榮穩定的策略路徑 099
一、重心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100
二、健全發展澳門人才引育政策 103
三、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105
四、共商共建共管共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109
第六章
澳門特區政治體制有效運作的社會支持 123
第一節 澳門特區政制發展與社團的內在聯繫 124
第二節 澳門社團在政治體制中的功能作用 125
一、支持和配合特區政府施政 127
二、提供綜合性社會服務 128
三、社會整合與政治動員 129
四、主動參與救災扶貧 130
五、向政府提供諮詢建議 132
六、培養和造就政治人才 133
七、促進中華文化教育和傳播 135
八、增強澳門同胞愛國主義精神 136
第三節 澳門社團促進政治體制運轉面臨的問題與優化路徑 138
一、社團促進政治體制運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38
二、推動澳門社團良性發展的優化路徑 139
結語 141
主要參考文獻 145
作者簡介
方木歡
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粵港澳研究院)副教授,中國統一戰綫理論研究會港澳及海外統戰工作理論廣東研究基地研究員。 2018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政治學系,獲政治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國家高端智庫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工作至今。研究方向為中國政府與政治、港澳政治與治理、粵港澳大灣區區域治理、港澳青創扶持政策。在《政治學研究》《中國行政管理》《學術論壇》《當代港澳研究》《澳門研究》《二十一世紀》等期刊發表多篇有關主題的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