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懂的中國藝術史.書畫卷2(南北朝到初唐:崇規隆法)

  • 祝唯慵
立即購買
出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年04月28日
ISBN 9789620455667
分類

簡介

祝唯慵先生所著的這套《一眼就懂的中國藝術史》 (三卷本),以博古通今之才,凝練千年藝術精髓,筆觸細膩而不失深邃。書中融匯歷代書畫、雕塑、建築等藝術門類,脈絡清晰,圖文並茂,既具學術之嚴謹,又富閱讀之趣味。無論初涉或深研者,皆可從中領略中華藝術之美,實為不可多得的文化盛宴。一眼看懂,百看不厭。

書畫卷二帶你走進南北朝到初唐,看藝術如何“崇規隆法”!從亂世到盛世,書法、繪畫規矩漸成,名家輩出,見證中國藝術的華麗轉身!

目錄

推薦序 i

簡體版自序 iii

繁體版自序 iv

01 漢字:象形文字的前世今生 001

02 魏碑(上):北方之亂 013

03魏碑(中):魏碑之雅 025

04魏碑(下):沉浮之謎 035

05 敦煌壁畫:大漠中的九色鹿 045

06 北朝繪畫:曹衣出水和北方的夜宴 053

07 南朝四家(上):羊欣、王僧虔 065

08南朝四家(下):蕭子雲、智永和《千字文 》 075

09 “二爨”、《瘞鶴銘》: 三場古代尋寶記  087

10 展子虔、董伯仁、閻毗:南北融合 099

11 歐陽詢(一):大師的前世今生 115

12 歐陽詢(二):充滿希望的北方 123

13歐陽詢(三):大唐盛世的開啓 137

14歐陽詢(四):天下第一的楷書 145

15 虞世南(上):運氣更好的人 157

16 虞世南(下):被低估的大師 169

17 褚遂良(上):剛直不阿擔重任 179

18 褚遂良(中):慧眼識珠斷真僞 187

19 褚遂良(下):沉浮一生留書名 197

20 李世民(上):始以武功一海内 209

21 李世民(中):繼以癡名待書法 217

22 李世民(下):終以文德懷遠人 227

23 閻立本(上): 《昭陵六駿 》 237

24 閻立本(中): 《步輦圖》 249

25 閻立本(下): 《歷代帝王圖》 259

附錄 269

參考書目 275

作者簡介

祝唯慵

青年藝術家、專欄作家、高級工程師,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碩士、中國書法家協會註冊教師,長期從事書畫創作及藝術史論研究工作。在喜馬拉雅平臺上開設“一聽就懂的中國藝術史”課程,自2018年12月開播以來持續更新,至2021年4月底,已發佈114課,累計播放超過1600萬次,累計粉絲超過31萬人,在喜馬拉雅人文板塊口碑榜、藝術類排行榜長期穩居第1名。

序言

繁體版自序

◎祝唯慵

南北朝時代的顏延之曾經說過:“圖載之意有三:一曰圖理,卦象是也;二曰圖識,字學是也;三曰圖形,繪畫是也。”就是“圖”這東西分化成三個方向:“圖理”就是卦象,用來溝通天地;“圖識”就是文字,用來描述天地;“圖形”就是繪畫,用來呈現天地。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圖理”溝通天地的作用逐漸被取代。但是代表“圖識”的文字和代表“圖形”的繪畫卻一直被人們發揚光大,中國人把文字和圖畫作為藝術形式不斷延伸和擴展,浩浩蕩蕩數千年不見頹勢,直到今天,中國的書畫藝術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文明堅硬內核的一部分,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拼圖。

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有自我滿足、自我娛樂的心理需要;同時人作為社會一員,也有溝通交流、融入集體的心理需要。中國的書畫藝術作為一種媒介,它完美了滿足了我們這兩種需要,它既能幫助我們個體自我實現,同時還能幫助我們群體構建文化民族心理,它足以讓我們毫無愧色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書畫藝術雖然有諸多好處,但是當我們真正要學習和了解它的時候,總是會一頭霧水。因為太過厚重,所以略顯艱澀。於是我就想寫一套以藝術家為核心的紀傳體藝術史,降低入門難度,讓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穿越時間的迷霧,正式但不枯燥地展示在每一個現代人面前。

我讀過很多前輩藝術史論家的書籍,心裏總是希望寫出跟他們那樣文字雋永、情感豐沛、結構精巧、敘事宏大的作品,但是實操的過程中總是發現自己力有不逮,最終不得已草草了事,苟以成書。承蒙香港三聯書店的老師同仁不棄,願意把這套書出一個繁體字版本,我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