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國現代國家建構:從理論分析到經驗解釋

  • 肖濱
立即購買
出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年11月10日
ISBN 9789620457517
分類

簡介

本書為著名學者肖濱教授在政治學研究方面的全新力作,從理論與經驗兩個層面,就中國現代國家的建構進行分析與解釋,進而為理解這一重要議題提供清晰路徑。

人類走向現代化的歷史經驗表明,不同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道路各不相同,但都面臨一個巨大的難題:如何在集中國家權力與激發社會活力和個體創造性之間獲得平衡?

如果問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中國做對了什麼”,在作者看來,一個最重要的答案是,中國不僅在政治戰略上選擇了一條走向現代化的中間道路,而且在經濟增長和社會建設等實踐中採取了相應的平衡戰術或均衡策略。這是權力集中與釋放活力的平衡之道與平衡之術的統一,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奧秘所在。

目錄

前言 擴展中國政治學的現代國家概念 001

第一章 現代國家的概念分析:一種定義 019
一、民族—國家作為現代國家 020
二、民族—國家語境中的“民族” 031
三、作為民族—國家要素的“國家” 047
結語 066

第二章 現代國家的成長歷程:三級台階 069
一、從傳統國家到現代國家的三級台階:一個分析框架與三本論著 070
二、構築第一級台階的起步:槍炮、財稅、官僚體系的嶄新組合 074
三、踏上第二級台階的嘗試:國族建構視野下的新疆建省 078
四、構想走向第三級台階:晚清圍繞“孔飛力三問”的論爭 082
五、理解“孔飛力難題”:把握中國現代國家成長的三級台階 089

第三章 現代國家的強國方式:兩種選擇 093
一、問題與案例:選擇福柯的理由 094
二、基於“國家理由”:以力強國的治理藝術 098
三、立足“自然理由”:以人強國的治理藝術 103
四、整合兩種治理藝術:“策略邏輯”抑或“統合邏輯”? 113

第四章 現代國家的立憲選擇:理論支撐 121
一、引言:問題的提出以及對論述方式的說明 122
二、對話之一:可供選擇的政體有哪些 124
三、對話之二:政體排列的優先順序是什麼 126
四、第三場對話:何種政體在什麼條件下是可能的 130
五、結語:政體理論之於立憲選擇 133

第五章 現代國家的聯邦制度:政治實質 137
一、聯邦制的理論定位 139
二、聯邦化的雙向進路 143
三、聯邦化的兩面運作 145
四、結語:聯邦制的實質 149

第六章 現代國家的宗教治理:四種模式 151
一、引言 152
二、自由競爭模式:宗教治理的市場化 154
三、整合嵌入模式:宗教治理的國家法團主義結構 157
四、互動平衡模式:宗教生態的維護 160
五、一核領導,多元共治:反思宗教治理既有的三種模式 163

第七章 現代國家的技術治理:雙刃之劍 169
一、信息技術在國家治理中的雙面運用 170
二、信息技術在國家治理中雙面運用的非平衡格局 173
三、信息技術運用於國家治理中非平衡格局的根源 176
四、化解國家治理中的“數字利維坦”風險 179

第八章 現代國家的國家認同:雙元結構 183
一、理解懸而未決的問題與分析複雜歧義的概念 184
二、政治—法律公民身份與贊同性國家認同 189
三、文化—心理公民身份與歸屬性國家認同 192
四、以“匹配論”超越“維繫論”和“切割論” 197

第九章 現代國家的公民權利:成長形態 201
一、中國公民權利成長形態:一個嶄新的研究課題 202
二、三路並進的交叉式成長 207
三、有先有後的選擇性演進 209
四、參差不齊的非均衡發展 212
五、中國公民權利成長形態的成因、影響與未來 213

第十章 現代國家的參與擴大:雙軌路徑 217
一、兩種分析視角 219
二、整合兩種視角:一個新的分析框架 224
三、依序擴展公民政治權利的順序圖 227
四、穩步提升公民政治權力的階梯圖 233
五、結論 239

第十一章 現代國家的基層參與:中國方案 245
一、小型化基層單元有效運行的內在軌跡:“點線面體”的路徑 247
二、浙江省“打造基層單元”的實踐:“點線面體”的運作過程 251
三、為浙江經驗定位:基層政治參與單元有效運行的中國方案 258

第十二章 現代國家的民意回應:協同效應 263
一、兩種層次的治理有效性與合法性的關係問題:從一則學術評論說起 264
二、已有的理論模式與地方治理的實踐創新:從經驗中尋找新的理論模式 267
三、案例分析:杭州“民意直通車” 270
四、初步的理論解釋:協同回應民意 279

附錄一:中國現代國家的立國之路(立國之路的差異性) 284
附錄二:中國現代國家的平衡之道(集權與活力的動態平衡:走向現代化的中國之道) 293
後記 302

作者簡介

肖濱
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政治理論、中國政治與政府、地方政治發展與地方治理。主要著作有《傳統中國與自由理念——徐復觀思想研究》、《現代政治與傳統資源》、《為中國政治轉型探路——廣東政治發展30年》(合作)、《現代政治中的公民身份》(合作)等。主編有《政治學導論》(於2012年獲中國大學出版社圖書獎、第二屆優秀教材一等獎),與景躍進、陳明明教授共同主編有《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戰略、路徑與對策”,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地“法治政府建設與行政倫理的重構”等重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