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島月報(復刻版)(全二冊)(附別冊)

  • 盧夢殊
  • 香港香島日報社
  • 劉立人 底本提供
立即購買
出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年07月14日
ISBN 9789620456367
分類

簡介

1945年7月,《香島月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中誕生,由香島日報社(即星島日報)出版,盧夢殊主編。第二期甫推出,旋即兩顆原子彈落地,為香港的淪陷時代連同月報,獻上傳奇式落幕。

事隔近八十載,幸獲香港收藏家劉立人先生從民間覓得,尤第二期頗為珍罕,因而將月報復刻,重現香港日佔時期的報業生態。

月報內容旁及政局戰況、社會發展、家庭教育、文藝創作等等,題材多元之餘,其中收錄著名作家葉靈鳳的連載小說,以及戴望舒探討《水滸傳》之文章,有待讀者管窺月報的時代意義。

目錄

創刊號
-圖畫
銅圖 1-8
漫畫 92-95
-文字
發刊詞 1-2
~東亞政局~
東亞政局概論/盧夢殊 3-8
~東亞戰局~
日本本土決戰論/周勉齋 9-14
~世界動態~
歐戰後的世界動向/陳炳洪 15-17
美國經濟概論/根那梅爾德原著 塵雄譯 18-25
美國女性之動/卓傑 19-22
比皇利奧波特三世/泉 23-24
比利時──歐洲的雛型/清泉 26-27
英國的新聞事業/槁木 28-30
~社會與教育~
戰後重建新香港的幾項建議/張錦鈿 31-33
農業增產的方策和必要的條件/黃折衝 32-36
保衛團的理論與實際/王浩庭 34-37
日本的小學教育/倉橋惣三著 芳草譯 38-39
廣九路沿線巡禮/清泉 40-41
~體育與健康~
由香港體育說到走警報/蘇以誠 42-43
積極性健康/哈塞里原著 方靈節譯 44
~戲劇與電影~
香港粵劇最近的變遷/筱韞 45
~近代巨頭傳略~
史太林奮鬥成功史/張錦鈿 46-49
~家庭.婦女.青年~
動員家人解決生活 實行家庭會議/卓傑 50-51
妻子對丈夫應有的體諒/秀蘭女士 52-53
現代的中國青年/蕭艾 53-55
寫給期待和平的青年們/凡子 54-55
獻青年男女們/羽 56-59
你的閱讀速度如何?/清泉 60
~專譯~
我的自述/哈雷斯原著 木馬.青人合譯 61-65
~新文學吶喊~
文學新香港香港新文學/魯夫 66-71
~學術探討~
李卓吾評本水滸傳真偽考辨/戴望舒 72-75
詩文書畫論上的虛實之理/清木正兒著 臧生譯 76-81
~文藝~
散文兩題/黃魯 82-85
搬家隨筆/秋水 83-84
隨想/慕儒 86
~短篇創作~
初夏/隱名 87-88
~長篇創作~
南荒泣天錄/葉靈鳳 89-91
編者講話/編者 96

第二期
~東亞與世界~
從東亞說到世界/盧夢殊 1-3
東亞的問題之國/資料員 4-10
從古代說到今日的外蒙/張錦鈿 11-13
莫斯科爭奪戰/周勉齋 14-17
美軍的半自動式步槍/泉 15-16
~社會與教育~
在廣州的所見所聞記/禾子 18-19
戲劇化的教授法/汪洋 20
~現代史料~
東亞白俄人的奮鬥史/槁木 21-28
~體育與健康~
中外古今游泳技術談/黃魯哲 29-30
衰老和長壽的研究/綠波 31-33
~戲劇與電影~
本年上半年度香港首輪影戲概況/口碑 34-40
~家庭.婦女.青年~
家庭間顏色和光線/張錦鈿 41-42
頑皮孩子 固執父母/卓傑 43-44
人乳哺養法/卡利爾原著 方靈譯 45-46
~特載~
廣州小報人物的今昔觀/羽公譔 47-49
~專譯~
我的自述(二)/哈雷斯原著 木馬.青人合譯 50-53
~新文學吶喊~
文學標準語/魯夫 54-62
~學術探討~
隋唐時代伊朗文化之流入中國/石田幹之助原著 臧生譯 63-70
~文藝~
娼女問答五題/路亞諾思著 戴望舒譯 71-76
夏半小集/黃魯 77-79
外國王族初次來朝/渡邊修次郎著 無邪譯 80-82
海的遺忘/堯若 83-84
掙扎/羅拔高 85-87
南荒泣天錄/葉靈鳳 88-92
讀者之聲 93-94
編者講話 94

別冊
出版說明 4
導讀一:山城暮景/黃仲鳴 6
導讀二:讀《香島月報》/許迪鏘 20
導讀三:香港淪陷時期結束前夕的刊物/周佳榮 24

出版說明

《香島月報》,一九四五年七月由香島日報社刊行,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香港仍處於日本的佔領之下。該雜誌以推動本地文化為表,實際上站在日本軍國主義的立場,創刊剛過一個月,因日軍投降而停刊,自此從日軍的宣傳工具,頓變成香港日佔歷史之遺音。

直至二○二五年,抗戰勝利八十周年之際,得《香島月報》收藏者劉立人先生提供全二期雜誌。其中第二期甫出版即停刊,故流通量極少,異常珍貴。惟雜誌明顯有親日傾向,關於日本侵略歷史等表述亦多為謬論,實為美化日軍侵略。讀者閱讀時宜加以注意,就此僅略舉一二:

一、以看似公正客觀的觀點掩蓋日本的侵略本質。本書論及政局、戰爭等文章中,表面上以中立的名詞指稱侵略戰爭,「和平」、「互惠」、「條約精神」等在在皆是,實則站在侵略者立場上,將侵略戰爭美化成「大東亞各國間的民族獨立復興運動」,企圖誇耀日軍的文治武功。文中亦提及「日華滿泰」,將日本與汪偽、偽滿和泰國並列為同盟國,作進一步提倡其「大東亞共榮」主張,通篇充斥侵略者之野心。縱觀創刊號圖片,只展示日軍鐵蹄之下東南亞國家人民如何與日軍和睦共處、生活幸福安寧的畫面,刻意隱惡揚善。

二、粉飾太平而掩飾日軍侵略殘暴惡行。創刊號有圖片說明指「馬來的女童們見到了大地的明朗」,而且〈發刊詞〉也提及「要人類趨向光明,社會正走入正軌了」,前後為日軍塑造的形象正面燦爛,有別於現實中的凌弱暴寡。

三、該雜誌主事者貫徹媚日立場,其文中更有不少為汪精衛等漢奸張目之處。

香港三聯書店將《香島月報》復刻出版,看重其身為文史資料之稀罕度,故提供讀者管窺香江日佔歲月下,文化和傳媒事業之態勢,以至記錄社會人文、國際戰局等情況,權充為跨時空的歷史觀察。同時,亦希望本書能為有心者提供研究之用,讀者諸君亦可參見三位導讀者的文章,以了解本書出版價值之所在。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部
二○二五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