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象

【編輯推介】甚麼是《易經》的正確打開方式?
《易經》號稱中華文化之源,是反映和表達豐富的社會人生哲理、歷史經驗、政治觀念和生活智慧的一本以百科全書為「體」,而以占筮為「用」的性質奇特的典籍。從「體」、「用」兩端切入,分別開出義理易與象數易兩大路向,前者學理深邃,後者神機妙算;但由於文字年久義奧、索解為難,往往予人莫測高深的印象,致一般讀者多敬而遠之。 周錫䪖教授的《易經詳解與應用(增訂二版)》兼顧「體」、「用」,在學術與象數方面均有創獲。最基本而關鍵的,是解答了二、三千年來懸而未決的《易經》作者及著作年代的問題,提出「《易經》原名《易象》,草創於西周初(公元前十一世紀中),而著成於西周後期的「共和」時代(公元前八四一—前八二八年)並定名《周易》,……其作者是『共和』時期最高執政官之一的召穆公虎」。 在《易》學史上,作者首次運用音韻、語法、義理、象數、考證、占筮多元結合的方式,並利用近年出土材料(包括楚竹書、漢帛書《易》等等),對《易經》進行了由表及裏的深入研究,在闡明其古奧的文義,揭示其豐富內蘊之同時,糾正前人標點、解讀的不少訛誤,提出的新見都可謂信而有徵。 然而,《易經》畢竟是用於占筮之書,若只在故紙堆中用功,而不懂得使之與現實人生相聯繫,終究有買櫝還珠之憾。作者將六十四卦分為原文和「譯」、「注」、「析」幾部分,有時且兼舉「筮例」,這些筮例大多是其占筮實踐,對象包括美國大選、香港股市、世界杯勝負、奧運主辦權等備受關注的時事,亦兼及身體健康、工作升遷、失物尋找等較個人的占問內容。其對卦爻的分析,能做到靈活變化、與時俱進,讀者研讀全書,即便未能窺測天機,對現實人生當有一定啟示。 《易經詳解與應用(增訂二版)》作者:周錫䪖頁數:560頁開度:170 × 238mm定價:$168按此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