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基與梅姐,前者學師、後者小歌女出身,兩人不但憑著自身努力打出名堂,更合力打造了香港一整個時代的流行文化。

「香港不會再有第二個梅艷芳,也沒有第二個像我這樣的設計師,我們兩人的這種關係,也不會再有了。」

當年的劉培基三十二歲,正值創作高峰期;梅姐反倒才二十歲,恰好是白紙一張。梅姐在歌唱路上的成長,正好成為了劉培基的設計養份,使兩人的相遇有如天作之合:富異域風情的《妖女》裝、《似水流年》的男裝、《烈焰紅唇》的「菠蘿釘」……一個個經典造型,從未傷神,也沒有刻意營造,每種形象背後的靈感來源,都離不開梅姐演出時的歌聲、在舞台上的一舉一動。梅姐表演時向來都是自由發揮,卻能往往利用服裝上的小巧思為觀眾帶來驚喜,例如在一九八七年演唱會演唱 《妖女》時,梅姐抬手起舞,與綁在手上長布互相輝映,生命力瞬間使然,說他們是對方的靈感繆思,也毫不為過。

「我是最後一個,梅艷芳也是最後一個」

劉培基眼中的梅姐,行事膽大包天,卻能屈能伸,亦剛亦柔。每套服裝,每一種風格,在梅姐身上都別有一番韻味。百變天后,不只成為了現今廣東女歌手夢寐以求的形象,也成為了樂壇一代傳奇的代名詞。

  • 劉培基對梅姐「東方麥當娜」的稱號有甚麼看法?
  • 劉培基為梅姐設計的眾多經典造型,有沒有哪一次是不滿意的?最喜歡又是哪一個?

《最後的蔓珠莎華:梅艷芳的演藝人生》增訂版加入多個精彩訪問:劉培基談百變形象的創作,連炎輝談梅姐的佛緣與愛情,潘偉源談梅姐的大膽歌詞,還有電影《梅艷芳》的主創人梁樂民及吳煒倫的創作分享。


《最後的蔓珠莎華:梅艷芳的演藝人生(增訂版)》
作者:李展鵬、卓男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
定價:$168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編輯推薦】《香江傳奇:一代瞽師杜煥傳奇》
相較於起登得大雅之堂的粵劇、京戲、崑曲,地水南音的命運要顯得黯淡許多:始於清末,由失明藝人傳唱於茶樓、酒肆、花街、煙館之中,雖得有心人奔走搶救,仍不過百年便絕跡矣。「地水」本《易》中一卦,名為「師」,暗表唱地水南音者多身兼相師、瞽師二業,算得上一個小小的江湖隱語,也是個燈謎式的文字遊戲。
Skip to content
永恆經典:霑叔逝世二十周年
11月24日,是霑叔逝世二十周年。他一首首的經典作品,仍留存在我們的心中。
Skip to content
母親節,送什麼禮物好呢?🎁
著名演藝人陳秋霞去年適逢母親一百歲冥誕,將兒時與母親的回憶寫成《媽媽語錄》一書,包括她如何踏上藝術之路,以及母親的影響、母女之間的生活片段等。對陳秋霞來說,手錶就是她小時候即使「身無分文」⌚️,仍立志要給媽媽的禮物: 「我從年輕開始就很喜歡手錶,可能是小時候第一次看到母親哭泣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媽媽出身在相當富裕的家庭,卻下嫁了收入一般的父親。生活方式不得不稍作調整。從有司機傭人伺候的日子,開始學習做普通家庭主婦。記得當天在他們在乘搭巴士途中,媽媽發現名貴手錶被弄丟了。當時我應該只有七八歲。聽到媽媽的哭訴,也不太明白為什麼巴士和手錶會成為罪魁禍首,但是看到她哭成這樣,小小年紀的我已下定決心,將來要買一枚手錶以彌補媽媽的傷痛。 在我還沒有實現我的『宏願』前,升初中那一年就先收到媽媽送我的人生第一枚手錶了。可能她覺得手錶是小孩成長過程的印證,那我呢?買了那名錶送她了嗎?當然有,卻又不算是有。因為當我賺到一些錢的時候,她選的是另外更貴的品牌。或許她早已忘了她的傷心事。在這方面,她比女兒豁達樂觀多了,這是值得替她高興的事。」 生活在華人社會的我們,大概比較不習慣以言語表達對父母的愛,但物輕情意重,一件用心挑選的禮物,心意抵得上千言萬語吧💓! 祝天下父母母親節快樂。 📌《媽媽語錄》作者:陳秋霞開度:125mm × 185mm頁數:264頁定價:$128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雨,是王家衛常用的電影語言
「那天雨很大,我望着玻璃窗,我看見落雨的加州,我突然好想知道另一個加州是否有好陽光,所以給了自己一年的時間。今天和那天一樣那麼大雨,望着玻璃窗,我只是想念一個人⋯⋯」外面的雨,可有令你想到王家衛的任何一套電影?是《重慶森林》女殺手身處的中環雨夜?還是《花樣年華》中滂沱大雨周先生和陳太太避雨的窄梯?雨,是王家衛常用的電影語言之一。 趁着風假,不妨泡一杯黑咖啡,安坐家中重溫王家衛的電影?若想更全面理解他的作品,首先推薦閱讀由多位香港資深影評人編寫的《王家衛的映畫世界》(2015版),從不同角度分析王家衛電影的重要性及藝術性。第一部份「橫移綜論」暢談貫穿他作品裡的題旨、風格特色及其成功的背景;第二部份「大寫特寫」從首作《旺角卡門》到最新的《一代宗師》,細論每套電影。第三部份「面對面」,由王家衛現身說法,杜可風、張叔平、譚家明、劉鎮偉、徐皓峰細談合作之道,梁朝偉、潘迪華、張曼玉、章子怡憶述傳奇的背後種種。讀過此書,或在再觀影之時有另一體會。 《王家衛的映畫世界(2015版)》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策劃;黃愛玲、潘國靈、李照興 主編頁數:232頁定價:$198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詞聖」盧國沾】商品和藝術的界線,從來就不是清晰分明
「詞聖」的商品 / 藝術。 著名填詞人盧國沾先生於昨日離世,享年76歲。近年絕少公開露面的他,一生寫出大量膾炙人口的填詞作品,包括《田園春夢》、《小李飛刀》、《每當變幻時》和《大地恩情》等。他和黃霑及鄭國江被視為香港樂壇的「三大詞人」,把粵語歌詞創作推向高峰。2015年的第三十七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當盧國沾獲頒最高榮譽的金針獎時,全場觀眾自發起立,向他致以崇高敬意。 由資深中文歌曲本地評論人黃志華編著的《盧國沾詞評選》中便提到,盧國沾先生的作品超過三千首,他本人卻曾在一次的「文化研討會」裡笑言:「若不是被邀請出席這次研討會,我實在未知道,粵語流行曲竟是香港一項『文化』。」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他認為他自己是一位工匠,大部份的填詞作品是投市場需要,是商品。他的作品只有兩項原則,一是不宣揚「誨淫誨盜」;二是不鼓勵「僥倖」。 但商品和藝術的界線,從來就不是清晰分明。盧國沾先生的詞不斷探求新的寫法、新的角度,一直深受文學愛好者及文字創作者好評,如著名填詞人林夕未入行前,便是他的超級粉絲。著名粵曲撰曲家王君如,便曾寫過一首七絕,讚賞盧國沾的詞:浮生六劫詞淒美,大地恩情土味濃。寫盡秦皇梟霸氣,當今高手數盧翁。 盧國沾先生走了,留下的作品,卻存留很多香港人的心中,和各自的往事經歷交織着,成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記念。「這片葉給你,留紀念,它可以不斷留住秋天,可記起如何在這裡,分享這個秋天。」——《這片葉給你》,曲:Diaz Romeo、詞:盧國沾、唱:葉振棠 (內容摘錄自《盧國沾詞評選》) 📖《盧國沾詞評選》盧國沾的歌詞一直深受文學愛好者和廣大讀者的喜愛,但一直未有正式出版選集。本書內容分為三部分:上編「盧國沾詞評說」、中編「盧國沾談詞」及下編「盧國沾詞選二百首」。 編著:黃志華頁數:312頁出版日期:2015年3月定價:港幣$98按此網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