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大至國際事務小至廣告業務,我們都習慣了從報紙接收資訊。但我們又有沒有想過第一份針對華人的中文報紙為何會出現?由誰提出辦報?辦報之後華人生活又有何改善?

香港中文報紙擁有超過170年的歷史,早期一直由外國人操控。這局面由一位聖保羅書院高材生陳藹廷打破,他於1872年創辦《香港華字日報》,從此,香港報業進入一個華人自主的新時代。

《華字日報》1872年5月6日第9號頁1-2,現藏於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報業先驅:陳藹廷及其《香港華字日報》》詳細記錄陳氏創辦及經營《香港華字日報》的經過,著者潘傑更以新發現的《中外新聞七日報》和《華字日報》為本,對陳藹廷的辦報過程作出全面深入的分析,當中包括陳藹廷的經營手法、新聞思想、編撰特色,乃至與王韜在報業上的合作關係,以及其生平事業對香港及內地的影響等,填補了香港報業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攝於1890年,陳藹廷任古巴總領事
攝於1879 年,中國駐古巴領事館人員合照,從右至左:劉亮沅、陳言、譚乾初、溪理察

《報業先驅:陳藹廷及其《香港華字日報》》
潘傑 著
頁數:296面
開度:168 × 230mm
定價:港幣138元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廟宇掌故知多少:犯太歲點算好?
自古以來,民間相信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時,便會對該生肖造成不利。為改善運勢,不少香港人都會在農曆新年期間訪廟「攝太歲」求安心,當中黃大仙祠可說是最受歡迎的祠廟之一!作為大眾共同參拜的信俗,黃大仙是如何在香港落地生根? 圖文摘錄自魯金作品集系列——《香港廟宇閒談》 《香港廟宇閒談》 魯金著– 作者親身走遍港九新界,碑銘考古/田野調查/實地考察收集掌故– 「廟趣」橫生,走筆所及乃至百年歷史古剎與隱跡方外的小廟頁數:216定價:港幣98元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用「鹽」整動畫!
有沒有想過「鹽」也能用來製作動畫? 和The Beatles樂隊歌曲同名,出自本地資深動畫人盧子英先生之手的80年代短篇動畫《Eleanor Rigby》,就是由幼鹽製作而成。
Skip to content
迷思破解:司法獨立和言論自由是否英治時期遺下的遺產?
今時今日,香港司法獨立和言論自由受保障,是否如大部分人所認爲,是英國法治的重要遺產呢?香港法律制度是建立在殖民時期英式法治體系的基礎上,即普通法(common law)。此法系著重案例參考,因此很依賴審判者公平公正的判決。然而當審判者的權力開始凌駕於法律之上,所謂「自由」究竟誰來定義?
Skip to content
新世界發展的未來?
繼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宣佈辭任後,新世界再向母企出售旗下股份。在80年代初,新世界發展完成尖東海傍的新世界中心發展計劃,市值一度超越長實、新地而成為華資地產公司的龍頭股。可是,今次並非是首次新世界遇上財政危機。80年代末,新世界便曾因收購失利一度負債近90億,當時創辦人鄭裕彤是如何帶領新世界發展度過危機?
Skip to content
【HK01】魯金掌故聊不完!《香港社會掌故叢談》宏觀香港社會長成
社會的發展與歷史的探索,一快一慢的結合,衍生出一本《香港社會掌故叢談》,細說香港社會成長的流動與變化。香港著名掌故大家魯金(1924-1995),致力擴闊香港掌故的談論空間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