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動畫師,如何闖出一片天?

「香港動畫資源有限,但勝在創意無限。」日前,香港資深動畫創作人盧子英在星期日檔案出鏡受訪,分析香港動畫的優勝之處。他認為,香港動畫的國際性是其他地方無法取替的。

盧子英早於七十年代末開始創作獨立動畫,獲獎佳作多不勝數。他的首本自傳《動畫時代——盧子英動畫全記錄》,記錄他從學生時期至今的創作之路,輯錄多部作品,加上手稿、初步構想圖、製作構圖等珍貴存檔,毫無保留展示他整個動畫創作過程。


《動畫時代——盧子英動畫全記錄》
作者:盧子英
頁數:336頁
尺寸:200 × 270 mm
定價:$398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從電影《世外》認識香港動畫
原來香港動畫可以咁靚? 由點五製作(Point Five Creations)與SILVER MEDIA GROUP耗時7年製作的香港動畫電影《世外》 屢獲殊榮,先後入圍「動畫界奧斯卡」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及西班牙錫切斯國際奇幻電影節,更獲多個金馬獎項提名,成就香港動畫電影的里程碑。 為什麼《世外》會選擇以動畫形式呈現故事?由本地動畫資深創作人盧子英所編的《香港動畫新人類(普通版)》訪問了18個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動畫製作單位,當中收錄了《世外》編劇兼監製楊寶文的創作理念和構思: 「大約2015或2016年,我已經在構思《世外》這個項目,想探討死後世界的輪廻,由輪廻講人生,知道死後的世界是怎樣的,就可以反思現時的人生應如何活下去。但我一直很猶豫《世外》應該是實拍還是其他形式,因為故事其中一名重要角色『小鬼』,構思是充滿思考的小孩,如果找小朋友飾演這角色,可能會很驚嚇,我不想觀眾誤會,所以決定拍動畫。我編寫真人電影時,會想像演員可否成功演繹這個故事。但動畫的空間很遼闊,我寫『小鬼』的時候,不需要理會由任何人去演,這個角色根本不是一個人,我只是想它的性格究竟如何? 拍動畫比起真人電影,在視覺變化、畫面設計上的自由度更加廣闊,更能充份發揮,在構思劇本時會少了顧慮、少了限制。動畫可以一個畫面內同時出現多種層次,而觀眾不會覺得奇怪,整件事可以繽紛,可以天馬行空,亦可以情緒導向。所以我在寫《世外》時,會把自己體內所有超現實的想法都爆發出來。」 《香港動畫新人類(普通版)》集結十八個動畫製作單位的經驗之談,囊括近十多年來香港最活躍及最具代表性的動畫人物。編者:盧子英定價:$328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在現實縫隙中尋光的香港動畫人
動畫電影《哪吒2》導演餃子由一個醫學生轉行動畫行業,靠着不尋常的努力和天賦,創造國漫奇蹟。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無疑是對餃子本人最好的詮釋。 動畫行業並非坦途,想要做個優秀的動畫人並非易事。香港也有一群初心未改、「野心」仍在的動畫人,試圖在動畫創作中挖掘更多可能。由香港動畫人盧子英編的《香港動畫新人類》記錄了18個動畫製作單位的故事,展示行內從業者最真實的生存狀態。 小念頭製作公司(Minimind)是主創蔡嘉莉一畢業便創立的動畫公司,與同伴蕭亦軒已堅持運營十多年。目前,Minimind已製作多部質量不俗的動畫作品,但仍繼續透過商業項目儲存「彈藥」:「我們還有很多故事想做,但也許自己存錢做會比較好⋯⋯我們接一些政府或公營機構的宣傳片、內部訓練片,同時也會做一些平面設計等等。」 香港動畫越來越趨精品化,如何平衡其商業性是每個創作者需要面對的課題。雖前路漫漫,但每位動畫人對動畫的熱愛始終是他們堅持下去的動力。資深動畫人盧子英年輕時在茶樓當會計兼收銀,憑著對動畫的熱誠,修讀夜校兼讀課程,學習動畫製作,如今獲獎無數。其自傳著作《動畫時代:盧子英動畫全記錄》記錄了他從學生時期至今四十多年的創作之路,書中輯錄多部作品,手稿、初步構想圖、製作構圖,展示一部動畫從初步構想、試驗、拍攝到後製的創作過程。 餃子之於《哪吒》不可或缺,「不知天高地厚」的動畫人之於動畫行業也不可或缺。動畫行業距離真正發展成熟仍有不少的路要走,需要耐得住寂寞,膽量足夠的動畫人一齊努力。 推薦閱讀 1.《香港動畫新人類(普通版)》編者:盧子英頁數:432頁定價:港幣328元🔗按此線上購買 2.《動畫時代–盧子英動畫全記錄》作者:盧子英頁數:336頁定價:港幣398元🔗按此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