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榮登中國電影史票房第一位,它的成功,不禁讓人回想起1979年中國首部的寬銀幕長篇動畫《哪吒鬧海》。

圖1:香港出版的《百花週刊》256期,封面是即將公映的《哪吒鬧海》

近半世紀前的《哪吒鬧海》,在當時而言也是一部動畫巨著,是第一部入選康城影展的華語動畫片。《中國動畫:中國美術電影發展史》記錄了1926年至198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故事。1978年後,中國動畫重煥生機,《哪吒鬧海》正是上美影繼1961年《大鬧天宮》後製作的第二部動畫長篇。

圖2:《哪吒鬧海》分鏡圖

片長63分鐘的《哪吒鬧海》共花了15個月製作,用了五萬張動畫。電影除了使用手繪賽璐璐工藝與中國水墨製作,更應用了不少特殊動畫技術。以狂風暴雨、妖魔鬼怪👻出現等場面為例,動畫製作團隊多次使用多重曝光手法製作妖魔們發光的眼晴與大浪翻起時的火花,有些場景更重復應用技術達6至7次。

圖3:《哪吒鬧海》的哪吒造型設計

《哪吒鬧海》延續了原著「剜骨肉還於父母,不累雙親」的設定,而《哪吒2》中的哪吒,則從「還骨肉」到「改天命」,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以個體的覺醒對抗命運的偏見。從經典到現代,哪吒這個「反叛少年」的蛻變不僅是一部動畫的進化史,更是一代代觀眾的精神投射。


推薦閱讀

《中國動畫:中國美術電影發展史》
作者:小野耕世
編者:盧子英
譯者:馬宋芝
出版日期:2021年7月
定價:港幣148元

按此線上購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星期日檔案】《動畫時代——盧子英動畫全記錄》
香港動畫師,如何闖出一片天? 「香港動畫資源有限,但勝在創意無限。」日前,香港資深動畫創作人盧子英在星期日檔案出鏡受訪,分析香港動畫的優勝之處。他認為,香港動畫的國際性是其他地方無法取替的。 盧子英早於七十年代末開始創作獨立動畫,獲獎佳作多不勝數。他的首本自傳《動畫時代——盧子英動畫全記錄》,記錄他從學生時期至今的創作之路,輯錄多部作品,加上手稿、初步構想圖、製作構圖等珍貴存檔,毫無保留展示他整個動畫創作過程。 《動畫時代——盧子英動畫全記錄》作者:盧子英頁數:336頁尺寸:200 × 270 mm定價:$398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美紙】《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 :仿如《鋼之鍊金術師》的書籍設計
「書籍設計不是把作者內容填在紙上便足夠,而是在消化內容後,把其分拆,以合適的設計把其重新組合,而他在新書中也切實地做了示範,六個章節採用不同的主題、尺寸、顏色、符號及用紙。」 美紙推介全文 由本地書籍設計師陳曦成所著的《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這本書本身便已充分呈現出文字內容和書籍設計作為一個整體。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作者:陳曦成頁數:410頁定價:港幣368元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在現實縫隙中尋光的香港動畫人
動畫電影《哪吒2》導演餃子由一個醫學生轉行動畫行業,靠着不尋常的努力和天賦,創造國漫奇蹟。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無疑是對餃子本人最好的詮釋。 動畫行業並非坦途,想要做個優秀的動畫人並非易事。香港也有一群初心未改、「野心」仍在的動畫人,試圖在動畫創作中挖掘更多可能。由香港動畫人盧子英編的《香港動畫新人類》記錄了18個動畫製作單位的故事,展示行內從業者最真實的生存狀態。 小念頭製作公司(Minimind)是主創蔡嘉莉一畢業便創立的動畫公司,與同伴蕭亦軒已堅持運營十多年。目前,Minimind已製作多部質量不俗的動畫作品,但仍繼續透過商業項目儲存「彈藥」:「我們還有很多故事想做,但也許自己存錢做會比較好⋯⋯我們接一些政府或公營機構的宣傳片、內部訓練片,同時也會做一些平面設計等等。」 香港動畫越來越趨精品化,如何平衡其商業性是每個創作者需要面對的課題。雖前路漫漫,但每位動畫人對動畫的熱愛始終是他們堅持下去的動力。資深動畫人盧子英年輕時在茶樓當會計兼收銀,憑著對動畫的熱誠,修讀夜校兼讀課程,學習動畫製作,如今獲獎無數。其自傳著作《動畫時代:盧子英動畫全記錄》記錄了他從學生時期至今四十多年的創作之路,書中輯錄多部作品,手稿、初步構想圖、製作構圖,展示一部動畫從初步構想、試驗、拍攝到後製的創作過程。 餃子之於《哪吒》不可或缺,「不知天高地厚」的動畫人之於動畫行業也不可或缺。動畫行業距離真正發展成熟仍有不少的路要走,需要耐得住寂寞,膽量足夠的動畫人一齊努力。 推薦閱讀 1.《香港動畫新人類(普通版)》編者:盧子英頁數:432頁定價:港幣328元🔗按此線上購買 2.《動畫時代–盧子英動畫全記錄》作者:盧子英頁數:336頁定價:港幣398元🔗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繼第35屆「香港印製大獎」再下一城,ADC 104th Annual Awards獲得出版物設計銀立方獎!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繼第35屆「香港印製大獎」奪得精裝書刊類金獎後再下一城💥,在ADC 104th Annual Awards獲得出版物設計銀立方獎!😍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於去年7月出版,以「悟、尋、戰、研、訪、賞」六個部分概括本地著名書籍設計師陳曦成多年從事書籍設計的經驗與心得,當中由他自己創造的設計公式B=(M×HR)t更是具參考價值的設計理念執行配方🪄。《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一書借鍊金術理解世界的方式為喻:「理解、分解、重構」,指出書籍設計的三大要素。 呼應曦成自己對書籍設計的理解,《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的書身就像Pixel般一塊一塊的被解構,凝固在半分解、半重構的關鍵瞬間。從封面的透明膠片部份,讀者可以透視到書內不同色彩的篇章,六個章節每章形狀不一、色彩斑斕、不同的語言文字、不同的紙材的層層重疊,展現深刻的立體感。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的書封特意採用了一種比較粗糙、有石紋質感的紙張,印上金色石山,帶出「點石成金」的意味,真真正正的把書的「臉孔」(封面設計)與「肉身」(內文設計)融合。打開硬殼精裝封面後,書脊能完全展露出來,就像書的皮肉脊髓毫無保留地解構給讀者看。 ADC Annual Awards今年邁入第104個年頭,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設計行業獎項。參賽作品由業界權威評審團嚴格遴選,旨在表彰廣告、數位媒體、平面與出版物設計等領域的頂尖作品,尤其注重藝術性與工藝水準。 恭喜作者、設計師以及整個出版團隊! 圖片來源:曦成製本───《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作者:陳曦成書籍設計:曦成製本責任編輯:李宇汶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HK01】留不住的城市美學,該如何傳承下去?
隨著建築條例實施,香港書法招牌逐一被拆,標誌性的城市景觀不復從前,盛極一時的書法美學會否殊途同歸? 《香江墨跡》作者黃宣游在HK01訪問提及書法是一種嚴謹的藝術,要書寫大字尤其困難,故書法招牌的生命力是無法復刻的。 HK01完整報導 「墨跡」團隊經四年時間研究及訪談,將香港四位著名書法家:區建公、謝熙、卓少衡及黎一鳴的生平資料及書法作品輯錄成書《香江墨跡——構築香港的書法》,用學術形式存記香港書法美學。 《香江墨跡——構築香港的書法》作者:黃宣游頁數:720頁(4本合計)開度:150mm x 300mm定價:港幣980元詳情及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