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和書籍設計師在出版製作的角色大相逕庭:編輯是「啃文字」的生物,書籍設計師則是「視覺為先」的生物。他們爭辯的,往往離不開文字與圖像在版面上的對錯:編輯著重文本的可讀性、設計師則看重藝術美感,兩者該如何取得平衡?

「文本是書籍的核心和靈魂,好的設計則會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及購買意慾。」曦成製本創辦人兼書籍設計師陳曦成認為,編輯與設計師理應代入對方的角度看事情,才能將書籍的文字素質與藝術價值提升到極致。

回顧多年的創作經驗,陳曦成自覺為金庸御用插畫家李志清設計的作品集《回看射鵰處—李志清繪畫.金庸》最能展示文本與設計的完美結合。出版團隊摒棄了一般的製作模式,先請曦成決定整體美術走向,從設計角度反過來要求編輯給出相應的文字,同時採用不同的紙張和印刷技術,令書籍跳脫武俠主題傳統老舊的設計框架。編輯和書籍設計師彷彿是在各自的範疇工作,但實際上兩者的合作是一直糾纏至付梓那刻。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
作者:陳曦成
頁數:410頁
定價:港幣368元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美紙】《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 :仿如《鋼之鍊金術師》的書籍設計
「書籍設計不是把作者內容填在紙上便足夠,而是在消化內容後,把其分拆,以合適的設計把其重新組合,而他在新書中也切實地做了示範,六個章節採用不同的主題、尺寸、顏色、符號及用紙。」 美紙推介全文 由本地書籍設計師陳曦成所著的《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這本書本身便已充分呈現出文字內容和書籍設計作為一個整體。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作者:陳曦成頁數:410頁定價:港幣368元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設計手記】中國傳統文化缺乏愛護動物的意識?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以人為本」,缺乏愛護動物的意識?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儒家不從科學上討論動物能否感到痛苦、有沒有情感,而是直接指出人類有移情和共情之心,能感知動物的痛苦。最新出版的《誰道群生性命微——中國古代詩文中的愛護動物思想》以70篇古代愛物詩文和故事美談,揭開古代中國人類動物關係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書名「誰道群生性命微」,既謂「群生」,所以封面圖像刻意設計成不偏向任何一個物種,用紅底襯托的白色塊構成一隻抽象的生物肧胎形狀,只要讀者發揮想像力,它可以是任何一種動物。同時,封面以擊凹效果大量排列了本書用過的動物甲骨文字,模擬撫摸甲骨文刻字的手感。 甲骨文的特點,在於它有圖像的側面,適合作為裝飾符號;亦是文字訊息,各章扉頁使用的都是代表不同動物的文字。為了令扉頁呈現一隻隻動物並列一起的視覺效果,所選的必須是以完整動物為象形的文字,例如本書用到的鳥、馬、鹿、虎等;至於只用局部特徵為代表的,例如牛、羊的甲骨文只能看見長角的頭,就不在考慮之列。 全書只有最後一章「類無貴賤」不使用甲骨文,因為這一章帶有總結性質,所以扉頁亦超脫前面各章使用的鳥獸蟲魚,改用小篆的「物」字,寓意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自文明形成之初,即與動物共存至今。 《誰道群生性命微——中國古代詩文中的愛護動物思想》作者:曾琬淋頁數:388頁開度:135 mm x 208 mm定價:港幣158元
Skip to content
【設計手記】如何在煩擾的都市生活中做自己的主角?
榮獲德國白烏鴉獎 (The White Ravens),由本地插畫師Isabel Tong所著的《做自己的主角》,故事中的貝貝從前因自信心不足,朋友及大眾的標準往往與自己不同,所以經常感到迷惘。某一夜,貝貝走進了占卜卡牌中的世界🔮,了解到安迪‧華荷(Andy Warhol)、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í)和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幾位著名藝術家的故事後,明白到應該如何生活才會快樂自在。 配合書名「做自己的主角」,本書封面以貝貝為中心,四周都是她喜歡的事和物,如美味的薄餅🍕、花花草草🪴、小貓小狗🐱🐶等,表達「做自己」的方法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吃自己喜歡吃的食物,見自己喜歡見的人。另外,本書有一紙盒包裝,中間開了一個洞,可見到書封上貝貝的臉;紙盒上的動物面無表情,如同人們活在迷惘中,唯獨主角貝貝在笑著。 故事分為「從前、奇遇和做自己的主角」三個章節。為創造更大的視覺效果,本書採用跨頁設計,每章開頁配以不同的設計和插圖。為免遮擋主要視覺元素,本書特意沒有標示頁碼,並將文字放置在插圖的上方或下方。文字字體簡單和清晰,適合兒童閱讀。 呼應貝貝的「占卜奇遇記」,本書特別附設「藝術家即興創意卡牌遊戲」。卡牌種類包括藝術家卡、出生地卡、藝術作品卡和特別卡,內容設計成如塔羅牌一樣的風格,增加趣味性。讀者還可以把卡牌裝在一個可摺疊的小紙盒裡,帶它到不同地方和朋友互動,隨着貝貝的步伐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學習如何成為「自己的主角」。 —《做自己的主角》 作者:Isatisse @isatisse頁數:192頁定價:港幣$298按此網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The Next Stage 2──香港新生代平面設計師訪談》在ADC 104th Annual Awards獲得出版物設計的優異獎!
恭喜《The Next Stage 2──香港新生代平面設計師訪談》在ADC 104th Annual Awards獲得出版物設計的優異獎! 「新生代」無關年齡,而是活躍於平面設計領域的新世代。《The Next Stage 2──香港新生代平面設計師訪談》是《香港新生代平面設計師訪談》系列的續集。延續前作精神,作者杜翰煬(Leumas)再度走訪十二位香港本地新生代平面設計師的工作室,從「商業.品牌」、「藝術.文化」、「流行文化」、「出版.印刷」四方面,看新一代平面設計師的發展脈絡。 封面設計上,書口使用了專色色邊印刷,與封面及書脊構成一個巨大的“N”字,橫跨整個書體,藉此呼應書名當中 ”Next“ stage,邁向「下一階段」的想法。另外,色邊上印有的設計師名字亦印在其對應的章節上。 內文設計方面,設計師選擇以一條中心線作為視覺元素及分隔線,按內容性質出現,引導讀者了解設計師不同時期的故事、作品及其創作環境,以此放大「next stage, next phase, next story」等與下一階段相關的概念,營造出相應的閱讀節奏。 ADC Annual Awards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設計行業獎項,今年邁入第104個年頭。參賽作品由業界權威評審團嚴格遴選,旨在表彰廣告、數位媒體、平面與出版物設計、包裝與產品設計、動態影像、遊戲、體驗設計與建築、攝影、插畫以及服裝設計等領域的頂尖作品,尤其注重藝術性與工藝水準。 再一次恭喜作者、設計師以及整個出版團隊! 圖片來源自《The Next Stage 2──香港新生代平面設計師訪談》書籍設計師姚國豪 《The Next Stage 2──香港新生代平面設計師訪談》作者:杜翰煬書籍設計:姚國豪責任編輯:李宇汶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設計手記】「墨跡」團隊分享:一本好書是如何鍊成的?
由「墨跡」發起人黃宣游與其團隊所著的《香江墨跡——構築香港的書法》榮獲第35屆「香港印製大獎」全場大獎及多個獎項。獎項除了是對書籍本身的肯定,更是對整個出版團隊的嘉許。 《香江墨跡》在用紙、裝幀設計、內容編排以至資料修復方式上處處充滿巧思,其中用紙更是經不斷試驗及權衡成本效益後的最佳定案。 想知道更多《香江墨跡》的設計小巧思,就要看看他們的分享了! 《香江墨跡——構築香港的書法》黃宣游 著開度:150mm x 300mm,配備精裝書盒定價:$980 按此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