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新閱會】公眾假期迷思:中國傳統節日一定有假放?
香港的假期制度源自英國在十九世紀所訂立的《1871年銀行假期令》(Bank Holidays Act 1871),所以最初訂立的九天公眾假期主要是銀行和公營機構放假,而且其餘均是西方的節慶或紀念日。儘管香港政府在戰前已開始增加與中國傳統節慶有關的日子為公眾假期,但轉變依然需時。
Skip to content
歷史系教授大力推薦:《噤若寒蟬:港英時代對媒體和言論的政治審查(1842-1997)》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譚家齊閱畢後大力推薦:「世界上沒有不管控言論的政府,因為人心的向背與國際的形勢,是有機會被輿論扭轉的。以檔案及報章等堅實史料為據,吳海傑不只闡明港英政府一直對報章、教科書,乃至課室言論,皆有隨地緣政治調節鬆緊的審查,更要解殖民政府賜予言論自由之迷:只是到九七回歸前幾年,當局才突改百多年來的政策,令本港市民對過去的生活產生錯覺。這本講殖民政府審查制度的『調查報告』,指示我們『噤若寒蟬』才是異族統治的常態,也淡淡的道出『這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端賴政府與市民能否同心守護可自由表達的空間。」
Skip to content
【編輯推介】喚起水務歷史的責任:《唯水是問:隱藏於香港水務歷史的人和事》
要觀察香港水務的歷史面貌,少不了這些「人和事」作為點與線,才組成清晰的一面。本書在介紹水務開拓時期,提及許多英國工程師為本地水務奠定重要基礎……
Skip to content
戰爭有多「痛」?
1941年11月,接近二千名加拿大官兵在羅遜准將帶領下乘船抵達香港,協助香港戰役中的駐港英軍抵擋日軍。為期十八天的激烈戰鬥,不僅造成了二百九十名加拿大官兵陣亡,幸存的衛港加軍戰俘在經歷三年零九個多月的關押生活後,在身心上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包括診斷出精神疾病,如焦慮症、抑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以及其他干擾日常功能的疾病。縱使戰爭陰霾已成過去,他們卻要面對生活上的另一場挑戰。
Skip to content
【明報】把歷史捧在手中 明信片上看香港變遷
「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香港的東西?因為這裏的特色就是開山填海,每10年必定會出現轉變。」從明信片映照的,是這個城市的前世今生,浮光掠影的定格。 由張順光、陳照明、譚家齊所著的《從暗淡到絢爛:看得見的港島故事》,收入逾百張有關香港島的歷史照片、明信片,由黑白影像以至彩色圖景,詮釋這些異常珍貴的小幅背後,城市建築以至自然山海的發展變化。 《從暗淡到絢爛:看得見的港島故事》作者:張順光、陳照明、譚家齊頁數:216頁定價:$178按此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