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筵席上也有「一盅兩件」?
				
					說到「一盅兩件」,大多數人第一時間便會想起飲茶吃甜心,原來早在清未民初完整的廣式筵席,「一盅兩件」意指收尾的點心或糖水!出自粵菜泰斗陳勳先生之手的原創菜式「金銀雞蛋糕」和「菠蘿浴日」,正是昔日傳統廣式點心的佼佼者。 金銀雞蛋糕屬廣式蛋糕的一種,於民國時期遠近馳名,不過工序繁多、做法複雜,早已絕跡市面。乍看之下,金銀雞蛋糕僅分為金銀兩層,但做法卻要「中西合璧」,先烤後蒸。下層金色蛋糕底先用爐烘烤出金色,中間一層鋪墊蓮蓉餡,再加上一層蛋液,送入中式蒸籠隔水蒸,才能讓形狀和顏色固定成兩個層次。蒸和烘烤的麵粉斤兩不一樣,因此以前老師傅做的時候,還要用到精緻的花式小盞做模具。一件看似簡單的蛋糕,蘊藏粵菜的繡花功夫。 菠蘿浴日,實為「鮮奶燉蛋」,其創作靈感源自宋代羊城八景之首「扶胥浴日」。「扶胥浴日」又稱「波羅浴日」,是位於現今廣州市黄埔區廟頭村的日落美景。當地南海神廟西側山丘東連獅子洋,每當日落時便會出現紅霞升起、海空相接之壯觀景色。燉奶飾汪洋大海、烤香的鹹蛋黃作為太陽、菠蘿作點綴,此點心模擬出廣州的美景,有新意得來極具意境。 這些當年享譽羊城,卻已經失傳的傳統菜品,在《消失的名菜》一一重現。《消失的名菜》一書源自廣州博物館和中國大酒店的合作項目,把炊煮用具、餐飲器皿、民國老菜單、老菜譜和食品廣告等古老文物,重新帶回到大眾視野,並透過不斷試驗與反覆研發,將那些已經或即將消失的菜式重新還原,讓更多人瞭解粵菜的過去與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