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推介
Skip to content
【明周】陳秋霞回憶兒時夾Band一日賺100元 新書紀念母親一百歲冥誕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母親的愛,是世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取替的。
為紀念入行五十周年,陳秋霞為母親百歲冥誕寫下文集《媽媽語錄》。本書賣出的收益將全數捐贈,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
Skip to content
【香江暖流】漫步人生路 回顧鄧麗君的一生
「如果可以讓你選擇,你會不會想成為現在的鄧麗君?」 繼去年出版的《盼望的緣份–陳百強》,夏妙然博士聯同朱耀偉教授和馮應謙教授再度推出新著《鄧麗君:漫步人生路》,剖釋鄧麗君對香港流行文化及樂壇的發展帶來的影響。 日前,夏妙然博士親臨香港電台分享成書點滴。透過訪問與寫作,夏妙然博士認識到鄧麗君鮮為人知的一面,不知各位讀者閱畢後是否也有同感呢? 《鄧麗君:漫步人生路》作者:朱耀偉、馮應謙、夏妙然出版日期:2024年7月定價:港幣158元詳情及線上購買 《盼望的緣份–陳百強》作者:夏妙然出版日期:2023年7月定價:港幣158元詳情及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Sun Channel】CCCW論壇回顧:從東西方關係剖析如何達至世界共贏?
「香港還能生存嗎?中國應否趁早解決台灣問題?中美雙方如何尋找和平共處的方式?」日前,資深中美關係學者李成教授及新加坡前常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 (Kishore Mahbubani) 在由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CCCW)主辦的「CCCW爐邊談話」論壇上探討一系列國際議題,藉以思考世界各國和平共處的可能性。
Skip to content
【開卷樂】《香江墨跡——構築香港的書法》作者黃宣分享成書點滴
一套四冊的《香江墨跡——構築香港的書法》輯錄過千張珍貴圖片,以本地四位著名商業書法家區建公、謝熙、卓少衡及黎一鳴為題,呈現香港應用書法的歷史發展及美學。香港書法歷史悠長,到底《香江墨跡》是怎樣決定其書籍定位、內容取材及編排? 香港電台邀請《香江墨跡》作者黃宣游到節目分享成書點滴,並一同回顧四位書法家的生平事蹟,讓更多人透過這本好書認識香港商業書法的歷史! 開卷樂節目重溫 《香江墨跡——構築香港的書法》作者:黃宣游頁數:720頁(4本合計)開度:150mm x 300mm定價:港幣980元詳情及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快拍。曼鏡頭】香港飲食業如何能度過嚴冬?
飲食業進入嚴冬,飲食業從業員以至香港市民該如何自救?
日前,資深傳媒人汪曼玲邀請韜哥及方曉嵐老師到節目《快拍。曼鏡頭》講飲講食,結合個人職涯經歷回顧香港飲食業發展,並從商業及文化角度出發,探討行業面臨的困境。他們一致認為行業的高山低谷都必須紀錄下來,讓昔日的飲食文化得以傳承。
Skip to content
【新書烤米餅】《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
電影音樂雖然看不見也摸不着,但往往最能觸動我們內心的情感,對電影中的角色或情節產生共鳴。 由羅展鳳和張志偉兩位學者合撰的《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以嚴謹的香港電影音樂工業理論,結合大量訪問與二手素材,有系統地梳理出香港電影音樂的歷史脈絡與製作場域。 《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作者:羅展鳳、張志偉出版日期:2024年7月定價:港幣188元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香江暖流】甚麼是筆跡分析?
筆跡分析是一個認識自己的工具,能夠窺見我們各方位發展的傾向,包括性格、興趣和品味、社交行為模式,能夠應用在兩性關係、職場、甚至職涯規劃上! 香港電台日前邀請《筆跡心理分析之職涯規劃篇:你找到合適的工作嗎?》其中兩位作者林婉雯Maria和何潤儀到香江暖流節目《高手過Chill》,探討筆跡分析如何應用到生活上不同層面上。 《筆跡心理分析之職涯規劃篇:你找到合適的工作嗎?》 透過找出從事不同職業人士的筆跡的共通之處,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潛力,找一份合適的工作。 《筆跡心理分析之職涯規劃篇:你找到合適的工作嗎?》林婉雯、楊康婷、何潤儀、吳曼華 著頁數:272頁定價:$118元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星島】香港印記 吃出歷史點滴
「過去百年,除粵式食肆,還出現各式華洋餐廳,這不僅展示港人飲食習慣,也反映社會每個年代的發展。」民間飲食,如何反映出歷史?香港是如何從一個小漁港,發展成如今的「美食天堂」?
Skip to content
【明報】潛研粵劇戲寶,書寫伶人傳奇——專訪朱少璋博士
因為鍾愛,所以書寫。 從事粵劇研究的朱少璋博士,筆下鑽研與著述的粵劇名伶,都是他鍾愛和欣賞的「偶像」。朱少璋博士所著的《陳錦棠演藝平生》和本年出版的《巾幗武狀元:祁筱英演藝紀事》,皆是幸得友人牽線及傳主後人信賴而成的著作。兩本著作雖然均屬傳記,但書寫手法和風格卻大有不同? 明報專訪全文 朱少璋博士近年著作 《巾幗武狀元:祁筱英演藝紀事》出版日期:2024年3月定價:港幣148元按此線上購買 《陳錦棠演藝平生》出版日期:2018年11月定價:港幣108元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明報】「熱帶Art Deco」街市 「幾何×風水」酒店 澳門現代建築見融合美學
「不同華人、葡人和外來建築師,在不同年代的澳門,建構了不同於香港、葡萄牙或英國的建築美學,其實除了古老紀念物,近幾十年還有很多建築物值得留意。」
紅街市、葡京酒店等這些我們平日經過、習以為常的建築物,其簡單耐看的設計實際上是中西交融下生成的獨特建築美學,箇中的取材、装潢及佈局均極具巧思。可見除了歷史建築外,其實澳門也有不少集藝術及文化價值一身的近現代建築值得我們注意。
Skip to content
【獨立媒體】隱居荔枝窩三年耕萬呎田與寫作 作家葉曉文:在山中了解四季循環與生命枯榮
為了打理農場「隱山」,葉曉文從2021年起由城市遷居至荔枝窩。面對酷熱和繁重的農務,葉曉文坦言也有吃不消的時候,尤其是在荔枝窩頭兩年的夏天熱到每晚失眠。雖然務農艱辛,但透過與大自然互動,葉曉文收穫到大部分城市人不曾見過的風景。居住在深山亦使她漸漸習慣與自然為鄰,更瞭解大自然的一草一物。
Skip to content
【橙新聞】噤若寒蟬:港英時代對媒體和言論的政治審查
「香港作為英國最後一個解殖的地方、以及世界上重要的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心,還欠一本建基於檔案史料的法律史專書去重新審視英國法律在殖民時期人權自由歷史的角色。」由吳海傑所著的《噤若寒蟬:港英時代對媒體和言論的政治審查 (1842-1997)》,透過對解密歷史檔案史料廣泛而深入的分析,重新思考香港法治與自由的基礎,質疑廣為民眾接受的「香港的言論自由是英式法治的遺產」的論述。
Skip to content
【美紙】《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 :仿如《鋼之鍊金術師》的書籍設計
「書籍設計不是把作者內容填在紙上便足夠,而是在消化內容後,把其分拆,以合適的設計把其重新組合,而他在新書中也切實地做了示範,六個章節採用不同的主題、尺寸、顏色、符號及用紙。」 美紙推介全文 由本地書籍設計師陳曦成所著的《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這本書本身便已充分呈現出文字內容和書籍設計作為一個整體。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作者:陳曦成頁數:410頁定價:港幣368元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明報】把歷史捧在手中 明信片上看香港變遷
「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香港的東西?因為這裏的特色就是開山填海,每10年必定會出現轉變。」從明信片映照的,是這個城市的前世今生,浮光掠影的定格。 由張順光、陳照明、譚家齊所著的《從暗淡到絢爛:看得見的港島故事》,收入逾百張有關香港島的歷史照片、明信片,由黑白影像以至彩色圖景,詮釋這些異常珍貴的小幅背後,城市建築以至自然山海的發展變化。 《從暗淡到絢爛:看得見的港島故事》作者:張順光、陳照明、譚家齊頁數:216頁定價:$178按此線上購買